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月考测查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 C :12 H:1 O:16 N:14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其中1-17题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20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下列书中记载的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楠木制舟 B.粮食酿酒 C.粉碎矿石 D.棉线织布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二氧化碳。 D.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无色液体。 3.小英用量筒量取溶液,量筒放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1mL,加入部分液体后,仰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1mL,则该学生实际加入液体的体积是( ) A.10mL B.大于10mL C.小于10mL D.无法确定 4.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稀有气体用作霓虹灯 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氮气用作食品保护气 D.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5.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假设 B.设计实验 C.观察现象 D.进行实验 6.对于Fe、Fe2+、Fe3+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均属铁元素 ②核外电子数不相等 ③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④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⑤所含的质子数相等 ⑥质量几乎相等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 7.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液氧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C.在一定条件下,CO2气体会变成固体———此时,CO2分子还在运动。 D.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A.滴加液体 B.验满氧气 C.倾倒液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 9.色氨酸(C11H12N2O2)是一种氨基酸,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过食补黄豆、黑芝麻、海蟹等得以改善,有关色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色氨酸分子中质子总数和电子总数相等 B.色氨酸中含有氮分子 C.色氨酸中共含有27个原子 D.色氨酸分子中含有4种元素 10.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用铁丝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B 区分氧气、空气、氮气 用带火星的小木条 C 比较石蜡和水的密度大小关系 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D 闻气体气味 将鼻孔凑近集气瓶口直接闻 11.缺碘易使人患甲状腺亢进,因此在食盐中一般都加入碘酸钾这种物质.在碘酸钾中碘的化合价为+5价,而碘酸钾的化学式为( ) A.KIO B.KIO2 C.KIO3 D.KIO4 12.下列元素符号表示铅元素的是( ) A.Pt B.Pb C.Sn D.Au 13.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集气瓶中水液封导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 B.本实验不可以用木炭代替红磷 C.燃烧匙中的红磷需足量,否则测定结果偏小 D.集气瓶的容积是200mL,最终量筒中有40mL水进入集气瓶 14.2025年“中国水周”的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来水是纯净物 B.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江河中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D.工业废水不经处理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 15.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