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1782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练习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201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5-2026,学年,统编,四年级,上册,语文
  • cover
2025-2026 学年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练习卷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4 分) 出塞(sài) 秦腔(qín) 长征(zhēng) 琵琶(pí pá) 催促(cuī) 喝醉(zuì) 纠缠(chán) 邀请(yāo) 骚扰(sāo) 竹笋(sǔn) 明媚(mèi) 崛起(jué) 读拼音,写字词(10 分,每题2 分) 1.《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 yáng( )” 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2.梅兰芳先生为了拒绝给日本人演戏,故意让自己生病,他的爱国精神令人敬 pèi( )。 3.少年周恩来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欺辱的场景,立下了 “为中华之 jué( )起而读书” 的远大志向。 4.写信时,要在信的开头写称 wèi( ),结尾写祝颂语和署名、日 qī( ),格式要正确。 5.我们追寻延安精神,就是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不怕困难、勇于 fèn( )斗的品质。 选择合适的字词填空(8 分,每题1分) 【坚定 坚决 坚强】 周恩来总理从小就有( )的信念,要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梅兰芳先生( )拒绝日本人的邀请,宁愿蓄须明志,也不妥协。 面对困难,我们要学会( ),像延安时期的革命者一样不轻易放弃。 【激烈 热烈 壮烈】 听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句话,教室里响起了( )的掌声。 古代将士们在战场上与敌人展开( )的战斗,用生命保卫国家。 革命先烈们( )牺牲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因为…… 所以…… 虽然…… 但是…… 不仅…… 还……】 ( )梅兰芳先生失去了演戏的机会,( )他用行动捍卫了民族尊严。 我们( )要学习古诗中的爱国情怀,( )要把这种情感融入到日常学习中。 请用 “√”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8 分,每空1分) 1.边塞(sài sāi)的将士们驻守边疆,不让敌人轻易塞(sài sāi)进关内一步。 2.他宁(níng nìng)可放弃舒适的生活,也要回到祖国,这种宁(níng nìng)静而坚定的选择令人感动。 3.梅兰芳先生在舞台上扮演的角(jué jiǎo)色惟妙惟肖,台下的观众纷纷为他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梨园的好角(jué jiǎo)儿。 4.这封书信(xìn shēn)的内容充满了真挚的情感,读了让人心里暖暖的。 5.延安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我们要将(jiāng jiàng)这种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 分,每题 3 分) 1.周恩来立下了志向。(扩句,至少两处) 2.梅兰芳先生的爱国精神令人敬佩。(改为反问句) 3.我们要学习古诗。 我们要体会古诗中的爱国情怀。(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4.仿写句子(结合 “爱国” 主题) 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的爱国表达。 _____,是_____的爱国表达。 根据语境填入合适的句子(10 分,每空 2 分) 《凉州词》中,“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两句诗,写出了边塞的荒凉与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夏日绝句》中,“生当作人杰,_____”,表达了李清照对英雄气概的赞美。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周恩来回答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时,语气_____,让老师和同学们都很震撼。 写信时,称呼要根据对方的身份来写,比如给妈妈写信,称呼可以是 “”;给老师写信,称呼可以是 “”。 《延安,我把你追寻》中,“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 阅读训练(28 分) 课内阅读(14 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做官发财而读书。” 一连串的回答,魏校长都不满意。轮到周恩来发言了。他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