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2591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 整本书阅读红岩 课件(共19张ppt)

日期:2025-10-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327821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本书
  • cover
(课件网) 镌刻在血色黎明的英雄史诗 ———《红岩》名著导读课 学习目标: 1. 梳理《红岩》中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把握“红岩精神”的核心。 2. 通过小组合作共同绘制图谱,在活动中分析人物、提炼精神。 3. 激发对革命先烈的敬仰,思考红岩精神的当代价值。 为了传承红色经典,让更多人了解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我们班决定建设一个主题为“镌刻在血色黎明前的英雄史诗”的电子展览馆,现在邀请你共同设计关键板块。 任务一:设计展馆封面 请你结合电子展览馆的主题和《红岩》的阅读感受,说说你更赞同哪一个。 设计一:选用《红岩》书本原封面作为展示 设计二:借助AI工具制作动态封面,画面先显示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的阴沉的山城,雾气缭绕,后画面逐渐明亮,一抹红光照射在嘉陵江上。 背景链接: 《红岩》是一部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庆地下革命斗争为背景的红色经典小说,由罗广斌、杨益言根据自身在渣滓洞、白公馆的狱中经历创作而成。小说聚焦1948年至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围绕地下党组织的秘密活动、狱中志士的坚贞抗争展开叙事:一边是许云峰、江姐等党员在重庆城内秘密印刷《挺进报》、发动工人运动,与国民党特务展开隐蔽战线的较量;一边是他们被捕后在渣滓洞、白公馆的阴暗牢房里,面对刑讯威逼、名利诱惑始终坚守信仰,以生命为代价守护革命火种。 书中既描写了当时重庆白色恐怖的政治环境和监狱环境的压抑阴暗,也有对黎明曙光、革命希望的热烈歌颂,通过个体命运与时代洪流的交织,深刻诠释红岩精神的内涵,成为传承红色记忆的经典之作。 任务一: 设计展馆封面 我更赞同设计一。封面中的红色既象征着革命先烈为理想抛酒的热血与牺牲,也代表着燃烧不熄的希望之火;而巍然屹立的岩石,则寓意着共产党人在酷刑和死亡面前坚不可摧的钢铁意志昭示着由热血和信念凝成的“红岩精神”顶天立地、万古长青。 任务一:设计展馆 封面 我更赞同设计二。故事发生在山城,书本开头有对当时环境的描写,“抗战胜利纪念碑,隐没在灰蒙蒙的雾海里,长江、嘉陵江汇合处的山城,被浓云迷雾笼罩着”,暗示当时斗争环境的复杂与压抑抗战胜利后,重庆仍被特务统治,革命力量仍处于隐蔽斗争中。 结尾处与开头相呼应,“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当浓云迷雾变成东方红光,是烈士用生命换来的新中国黎明,和动态封面由暗到明的设计相呼应。 任务二: 绘制“信仰”图谱 《红岩》小说中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为了更好地展现人物的精神世界,请同学们通力合作,共同完成电子展览馆的“信仰”图谱。 妥协与背叛 动摇/过渡区 信仰与坚守 “信仰” 图谱 妥协与背叛 动摇/过渡区 信仰与坚守 许云峰 示例: 许云峰应定位在图谱的最右端。从果断识破甫志高叛变、机智安排战友转移,到审讯中将敌人法庭变为宣讲信仰的讲坛,最后在地牢中用指甲挖通石壁为后人留下生路却从容赴死。他每一次选择都毫无犹豫地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生死之上,为理想献出一切。 1.【合作完成阶段】结合小说情节,将人物用你喜欢的图案定位于“信仰” 图谱的合适位置,解码主要角色的精神世界。 人物推荐:许云峰、江姐、 刘思扬、成岗、甫志高、华子良、小萝卜头、余新江…… 要求: ①每个小组选择2-3个人物进行探讨,仿照示例选取代表总 结发 言。 ②运用圈点勾画法研读作品,在合适位置做下批注感受。 2.在全班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之下,“信仰”图谱初步完成,老师却有几个疑惑需要同学来解答 疑问 思考过程 ①华子良多年来装疯卖傻是懦弱吗 ②刘思扬曾因家庭原因而苦恼动摇,怎样放置位置更为妥帖 ③小萝卜头几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