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正确的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量取液体 C.读液体体积 D.加热液体 2.读史使人明智,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A.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 B.徐寿翻译《化学鉴原》,为许多元素命名中文名称。 C.道尔顿提出分子学说 D.拉瓦锡是第一个定量测定空气成分的化学家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为了提高温度,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B.为了安全,实验剩余药品不能随意丢弃,也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内 C.为了防止固体洒出,加热试管中的固体药品时试管口要略向上倾斜 D.为了称量准确,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时可左码右物 4.按照如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 B.在试管口塞橡胶管时,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 D.图中,浸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5.下列对于科学探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B.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C.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过程,不需要合作 D.科学探究始于问题 6.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溶解 C. 浓硫酸稀释 D.测定溶液pH 7.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 D.①②③ 8.小明同学读量筒内液体体积时,先把量筒放在水平面上,然后平视读数为18mL,倒出部分液体,再仰视读数为12mL,则实际倒出液体体积 A.小于6mL B.大于6mL C.6mL D.无法确定 9.具备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熄灭酒精灯 C.滴加液体 D.取用固体 10.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药品 B.滴加少量液体试剂 C.给液体加热 D.液体的量取 11.弘扬科学家精神,走科技强国之路。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张青莲 B.闵恩泽 C.徐光宪 D.侯德榜 12.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蜡烛熄灭是因为容器内的氧气全部被消耗 C.蜡烛熄灭后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D.蜡烛熄灭的原因是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二、非选择题 13.下图为加热碳酸氢铵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 ,b ,c ,d 。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白色固体消失,同时看到试管壁上有 出现,澄清的石灰水 ,还能闻到一股 气味。 (3)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4)碳酸氢铵是一种常见的化肥,通过本实验,请你谈谈如何合理的保存这种化肥? 。 14.记录实验中变化的现象,完成下表,并分析其变化后是否生成其他物质。 实验编号 变化前的物质 (状态、颜色)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1) 液态的水 气态的水(水蒸气) (2) 固态的石蜡 液态的石蜡 (3) 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等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 (4) 颗粒状大理石等 二氧化碳气体等 15.进入20世纪,随着对原子结构及微观粒子运动规律认识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的研究和认识从宏观深入到微观,达到了 水平。技术的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