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7课 《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散文诗二首》描写细腻、生动,画面感强。《《散步》中景物的细腻描绘;《荷叶·母亲》中对“荷叶护莲”场景的细致描写,都增强了文章的画面感,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荷叶·母亲》 教材分析: 《金色花》是选自泰戈尔《新月集》中的一首散文诗。诗歌以孩子的视角展开想象,描绘了孩子变作金色花与母亲嬉闹的几个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母子之间浓浓的爱意。 本文以散文的形式呈现,却有诗一样的语言,凝练而生动。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塑造了一个天真可爱又有点调皮的孩子形象,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同时通过简略的笔墨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心与疼爱。文章像早起的天空,清澈、明亮、温和,给人清新、愉悦之感。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能自主读懂文章中孩子与母亲之间的情谊,基本具备通过朗读体现人物情感的能力。但这种体会比较抽象,需要引导立足文本精读品析,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首散文诗,既有散文的特点,又有诗化的语言。学习本文可从以下2个环节展开:一是立足文本,从标点、字词、句子、段落等角度朗读,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读懂文章内涵;二是延伸拓展,播种诗歌种子。朗读泰戈尔的诗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泰戈尔的诗风,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简介作者 1.PPT呈现泰戈尔金句: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如果你因错过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 天空不曾留下飞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2.简介泰戈尔: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杰出的印度诗人、文学家、哲学家、社会改革家、艺术家和教育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其思想与作品对东西方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戈尔不仅仅是一位诗人,他更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智者,是印度文艺复兴的巨人。他用自己的笔,为印度塑造了现代的精神面貌,也为世界文学宝库留下了不朽的遗产。他那些歌颂爱、自然、生命与神性的诗句,至今仍在慰藉和启迪着全球无数读者的心灵。 3.简介“金色花”。“金色花”象征着神圣、美好、纯洁。 二、自主朗读,品析人物形象 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谈谈初读印象,文章的感情基调。 预设:文章描写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孩子变作金色花和他妈妈“躲猫猫”的故事。整篇文章充满温馨、喜悦、调皮的氛围。 2.明确文体。从标点符号、字词、句子、语段等角度讨论读法,文章怎样表现孩子的调皮可爱?可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时间5分钟。分工合作:2人读,1人解释读法,1人解释理由。 散文诗:(阅读提示)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预设: 标点符号:“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子的小小影子吗?”问号,非疑而问。要读得轻柔,缓慢,语调上扬,体现孩子与妈妈玩游戏时的调皮与娇憨 。 词语: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句中的“突然”要读得轻快,读出孩子的调皮,希望妈妈看见他出现的惊喜;“求你”要读得缓慢、轻柔,读出孩子撒娇的语气,表现孩子对妈妈的依恋。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金色花”要重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