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3481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导学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6次 大小:244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导学案,2025,2026,学年
  • cover
导学流程设计 教学目标:1.能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初步理解基本内容并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2.反复诵读短文,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3.了解古人的文化修养,学习古人智慧、诚实、中信、尊重他人的美德4.了解“谦辞”“敬辞”的概念并积累,增强文化底蕴。 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中国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里面有一段话:“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谢道韫是东晋宰相谢安的侄女、大将军谢奕的女儿,是当时有名的才女,文能吟诗咏雪,武能提刀杀敌。让谢道韫一朝成名天下知的就是那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今天我们学习的《咏雪》就记载了这句话. 一、自主学习,质疑交流 1.作者简介 2.作品简介 3.积累下面文言字词 4.特殊句式 5.古今异义 6.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二、合作探究,展示反馈 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句话交代了哪些信息? 交代咏雪背景,营造了一种温馨,融洽且文化气息浓郁的家庭氛围。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 对“公大笑乐”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一个更好 为什么? 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另一种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 “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蘊。 4.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作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三、归纳总结,训练检测 四、板书设计 五、作业布置 完成问导及配餐 编号;08 课题:《咏雪》 学习目标: 能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初步理解基本内容并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 2.反复诵读短文,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3.了解古人的文化修养,学习古人智慧、诚实、中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4.了解“谦辞”“敬辞”的概念并积累,增强文化底蕴。 一、自主学习,质疑交流 1.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不久,以病告退,元嘉二十一年逝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组织编写《世说新语》外,还编有志怪小说集《幽明录》。 2.作品简介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 内容主要是记载汉末到东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谈与逸事。 3.积累下面文言字词 骤(zhòu) :急、突然。 絮(xù) :细丝,文中指雪花像柳絮般轻盈。 奕(yì) :神采、光彩。 谢道韫(yùn) :人名,东晋才女,以“咏絮之才”闻名。 儿女 :此处泛指小辈(侄儿侄女),非现代“子女”之意。 俄而(é ér) :不久、一会儿。 欣然 :高兴的样子。 差可拟 :大体可以相比。“差”读chā,意为“大致、差不多”。 未若 :不如、比不上。 因 :趁、乘(文中指“谢太傅因雪停而问”)。 4.特殊句式 判断句: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也”表判断) 省略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省略介词,即“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 即公大兄无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