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3553

第14课《唐诗五首》知识梳理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68次 大小:275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4课,唐诗五首,知识,梳理,2025-2026,学年
  • cover
《唐诗五首》知识梳理资料 一、原文(标注停顿划分) (一)野望(王绩) 东皋 / 薄暮望,徙倚 / 欲何依。 树树 / 皆秋色,山山 / 唯落晖。 牧人 / 驱犊返,猎马 / 带禽归。 相顾 / 无相识,长歌 / 怀采薇。 (二)黄鹤楼(崔颢) 昔人 / 已乘 / 黄鹤去,此地 / 空余 / 黄鹤楼。 黄鹤 / 一去 / 不复返,白云 / 千载 / 空悠悠。 晴川 / 历历 / 汉阳树,芳草 / 萋萋 / 鹦鹉洲。 日暮 / 乡关 / 何处是?烟波 / 江上 / 使人愁。 (三)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 / 欲问边,属国 / 过居延。 征蓬 / 出汉塞,归雁 / 入胡天。 大漠 / 孤烟直,长河 / 落日圆。 萧关 / 逢候骑,都护 / 在燕然。 (四)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 / 荆门外,来从 / 楚国游。 山随 / 平野尽,江入 / 大荒流。 月下 / 飞天镜,云生 / 结海楼。 仍怜 / 故乡水,万里 / 送行舟。 (五)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 / 寺北 / 贾亭西,水面 / 初平 / 云脚低。 几处 / 早莺 / 争暖树,谁家 / 新燕 / 啄春泥。 乱花 / 渐欲 / 迷人眼,浅草 / 才能 / 没马蹄。 最爱 / 湖东 / 行不足,绿杨 / 阴里 / 白沙堤。 二、文学常识 (一)野望(王绩) 作者:王绩,唐代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他是初唐重要诗人,诗风朴素自然,多写饮酒与隐逸田园之趣,对后世山水田园诗有一定影响,有《王无功文集》传世。 作品:体裁为五言律诗,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诗之一。内容围绕诗人薄暮时分在东皋的所见所感,描写田园秋景与自身心境。历史评价颇高,取境开阔,风格清新,属对工整,格律谐和,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 (二)黄鹤楼(崔颢) 作者:崔颢,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早期诗多写闺情,后历边塞,诗风转为雄浑奔放,其诗对后世影响较大,有《崔颢诗集》。 作品:体裁为七言律诗,内容以黄鹤楼的神话传说与眼前实景为核心,描绘登楼所见之景与思乡之情。历史评价极高,相传为李白所倾服,是唐代咏黄鹤楼的代表作,兼具意境美、绘画美与音乐美。 (三)使至塞上(王维) 作者: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 “王右丞”。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与孟浩然并称 “王孟”,苏轼评价其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还精通书法、音乐,有《王右丞集》传世。 作品:体裁为五言律诗,内容记述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与所见塞外风光。历史评价甚高,诗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一联被誉为 “独绝千古”,是唐代边塞诗的经典之作,展现出雄浑壮阔的意境。 (四)渡荆门送别(李白) 作者: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有 “诗仙” 之称,与杜甫并称 “李杜”。其诗想象新奇、气势雄浑,风格豪迈潇洒,达到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高峰,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蜀道难》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作品:体裁为五言律诗,内容写李白出蜀入楚途中的所见所感,描绘长江两岸壮丽景色。历史评价颇高,诗中写景视角灵活,意境高远雄浑,既体现诗人的豪情,又蕴含思乡之情,是李白早期诗作的重要代表。 (五)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作者: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语言通俗,与元稹并称 “元白”,晚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 “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作品:体裁为七言律诗,内容围绕西湖早春景色展开,描写湖水、早莺、新燕等景物。历史评价极高,是描写西湖春景的名篇,诗中画面明丽、生机盎然,生动展现早春特色,深受后世读者喜爱。 三、翻译 (一)野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