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3618

第一单元知识点清单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94次 大小:225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一,单元,知识点,清单,2025,2026
  • cover
2025 年秋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活动 探究)知识点清单 单元整体概览 主题定位:以 “诗歌的魅力” 为核心,聚焦 “学习鉴赏”“诗歌朗诵”“尝试创作” 三大活动任务,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象之美、情感之真与语言之妙,体会不同时代、不同题材诗歌的精神内涵,建立对现代诗与古典诗词(词)的初步鉴赏能力。 核心目标:掌握诗歌 “意象分析、情感把握、手法鉴赏” 三大核心能力;通过朗诵实践,提升诗歌的情感表达与节奏把控能力;尝试运用诗歌创作技巧完成简单作品,同时借助《艾青诗选》导读,掌握 “如何读诗” 的通用方法,为后续诗歌学习奠定基础。 任务一:学习鉴赏(逐篇知识点) 《沁园春 雪》(毛泽东) 体裁与背景 体裁:古典词(沁园春为词牌名,雪为题目),兼具古典词的格律美与现代革命情怀的豪迈感。 背景:创作于 1936 年,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面对北国雪景,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对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心。 核心意象与情感 核心意象:“北国风光”“长城”“黄河”“群山”“高原”“红日”“江山”,以宏大、壮阔的自然意象,勾勒出祖国北方的雄浑雪景,象征中华民族的磅礴气势与革命力量。 情感主旨:上阕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多姿,下阕评价历代帝王的功过,最终落脚于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豪迈气概与担当精神。 艺术手法 写景手法:动静结合(“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将静态的群山、高原写活,赋予动态感);虚实结合(实写北国雪景,虚写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的晴天景象)。 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雪景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与议论抒情(下阕议论历代帝王,点明 “风流人物” 的时代内涵)结合。 语言特色:用词大气磅礴,如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的 “千里”“万里”,“俱往矣” 的斩钉截铁,兼具古典词的凝练与现代语言的力量感。 《周总理,你在哪里》(柯岩) 体裁与背景 体裁:现代抒情诗(悼亡诗),以呼告式结构表达对周恩来总理的深切怀念。 背景:创作于 1977 年,正值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诗人以 “寻找” 为线索,凝聚全国人民对总理的思念之情。 核心意象与情感 核心意象:“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山谷”“田野”,以自然万物为 “回应者”,象征总理的精神无处不在,与人民紧密相连;“你就在这里” 的反复出现,强化 “总理从未离开” 的情感认知。 情感主旨:通过 “呼唤 — 回应” 的结构,抒发对周恩来总理的无限崇敬、深切怀念与爱戴,歌颂总理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奉献精神。 艺术手法 结构特点:采用反复咏叹的呼告式结构,“周总理,你在哪里” 的多次呼唤,层层递进,将情感推向高潮,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我们想念你,周总理”)与借物抒情(借高山、大地的 “回答”,侧面烘托总理的精神永存)结合。 语言特色:语言质朴真挚,贴近生活,无华丽辞藻却饱含深情,如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直白却极具情感冲击力。 《我爱这土地》(艾青) 体裁与背景 体裁:现代抒情诗(爱国诗),是艾青 “土地意象” 的代表作之一。 背景:创作于 1938 年,抗日战争进入艰难时期,诗人目睹祖国山河破碎、人民苦难,以 “鸟” 为喻,抒发对祖国的深沉热爱与忧患意识。 核心意象与情感 核心意象:“土地”(象征饱受苦难的祖国与人民)、“河流”(象征人民的悲愤与抗争)、“风”(象征人民的怒吼与反抗)、“黎明”(象征民族解放的希望)、“鸟”(象征诗人自身,以及千千万万热爱祖国的人民)。 情感主旨:通过 “鸟歌唱土地、河流、风、黎明,直至死在土地上” 的意象,表达对祖国深沉的爱、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以及对民族解放的坚定信念。 艺术手法 象征手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