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基础篇) 基础知识讲解 一.指数函数的定义、解析式、定义域和值域 【基础知识】 1、指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y=ax(a>0,且a≠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值域是(0,+∞). 2、指数函数的解析式: y=ax(a>0,且a≠1) 【技巧方法】 ①因为a>0,x是任意一个实数时,ax是一个确定的实数,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实数集R. ②规定底数a大于零且不等于1的理由: 如果a=0,当x>0时,ax恒等于0;当x≤0时,ax无意义; 如果a<0,比如y=(﹣4)x,这时对于x=,x=在实数范围内函数值不存在. 如果a=1,y=1x=1是一个常量,对它就没有研究的必要, 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所以规定a>0且a≠1. 二.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基础知识】 1、指数函数y=ax(a>0,且a≠1)的图象和性质: y=ax a>1 0<a<1 图象 定义域 R 值域 (0,+∞) 性质 过定点(0,1) 当x>0时,y>1; x<0时,0<y<1 当x>0时,0<y<1; x<0时,y>1 在R上是增函数 在R上是减函数 2、底数与指数函数关系 ①在同一坐标系内分别作函数的图象,易看出:当a>l时,底数越大,函数图象在第一象限越靠近y轴;同样地,当0<a<l时,底数越小,函数图象在第一象限越靠近x轴. ②底数对函数值的影响如图. ③当a>0,且a≠l时,函数y=ax 与函数y=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3、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比较大小: 若底数相同而指数不同,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 若底数不同而指数相同,用作商法比较; 若底数、指数均不同,借助中间量,同时要注意结合图象及特殊值. 三.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相对于一次函数而言,顾名思义就知道它的次数为二次,且仅有一个自变量,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它的一般表达式为:y=ax2+bx+c(a≠0) 【二次函数的性质】 二次函数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不管在前面的选择题填空题还是解析几何里面,或是代数综合体都有可能出题,其性质主要有初中学的开口方向、对称性、最值、几个根的判定、韦达定理以及高中学的抛物线的焦点、准线和曲线的平移. 这里面略谈一下他的一些性质. ①开口、对称轴、最值与x轴交点个数,当a>0(<0)时,图象开口向上(向下);对称轴x=﹣;最值为:f(﹣);判别式△=b2﹣4ac,当△=0时,函数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0时,与x轴有两个交点;当△<0时无交点. ②根与系数的关系.若△≥0,且x1、x2为方程y=ax2+bx+c的两根,则有x1+x2=﹣,x1 x2=; ③二次函数其实也就是抛物线,所以x2=2py的焦点为(0,),准线方程为y=﹣,含义为抛物线上的点到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准线的距离. ④平移:当y=a(x+b)2+c向右平移一个单位时,函数变成y=a(x﹣1+b)2+c; 四.指数型复合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基础知识】 指数型复合函数性质及应用: 指数型复合函数的两个基本类型:y=f(ax)与y=af(x) 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根据“同增异减”的原则处理 U=g(x) y=au y=ag(x) 增 增 增 减 减 增 增 减 减 减 增 减. 五.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基础知识】 1、指数函数单调性的讨论,一般会以复合函数的形式出现,所以要分开讨论,首先讨论a的取值范围即a>1,0<a<1的情况.再讨论g(x)的增减,然后遵循同增、同减即为增,一减一增即为减的原则进行判断. 2、同增同减的规律: (1)y=ax 如果a>1,则函数单调递增; (2)如果0<a<1,则函数单调递减. 3、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1)复合函数为两个增函数复合:那么随着自变量X的增大,Y值也在不断的增大; (2)复合函数为两个减函数的复合:那么随着内层函数自变量X的增大,内层函数的Y值就在不断的减小,而内层函数的Y值就是整个复合函数的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