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4396

第10课《往事依依》课件

日期:2025-10-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421388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0课,往事依依,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依依 往 事 于漪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往事依依 “依依”指“萦绕胸怀,十分留恋”,表明作者对往事充满着深深的留恋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轻柔的样子。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29年2月7日生,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历任上海市杨浦中学语文教师、校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 徜 徉 浩 渺 绚 丽 素 娥 婵 娟 骚 人 雕 镂 慷 慨 镌 刻 谆 谆 心 旷 神 怡 cháng yáng miǎo xuàn é chán sāo lòu kānɡ kǎi juān zhūn yí 搜 索 枯 肠 鸦 雀 无 声 【依依】 【搜索枯肠】 【徜徉】 【浩渺】 【心旷神怡】 【眼花缭乱】 【鸦雀无声】 形容留恋,不忍分离。 形容竭力思索。 安闲自在地步行。 水面辽阔无边。 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形容非常安静。 任务一:梳理记忆,制作往事卡片 1.默读课文,勾画文中的领取句,把握文章内容和结构。 2.择取文中记录的往事做成回忆卡片,并为这些珍贵的卡片命名,并说说应该按什么顺序排列这些卡片? 第一部分(第1段): 简述对往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引出下文对几件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6段): 深情地回忆少年时期促成自己心智发展的、难以忘怀的一些往事。 第三部分(第7段): 篇末点题,再次强调美好的往事对“我”的激励作用。 看山水画 看《评注图像水浒传》 读《千家诗》 听国文老师朗诵《南乡子》 听代课老师朗诵《南归》中的诗 聆听老师的教诲 小时候———童年———初中的时间顺序 01 03 看画 读诗 听课 3.作者回忆的几件往事,为什么都与书画有关? (1)因为作者回忆的是学生时代的生活,学生时代是读书学习的时代,回忆起来当然离不开书画。 (2)因为书画编织了“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开阔了“我”的眼界,给“我”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使“我”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4.这些珍贵的往事给作者带来了哪些感受和影响呢?请找出来,记录在回忆卡片上。 往事 我的感受 产生的影响 看山水画; 看《评注图像水浒传》 读《千家诗》 听国文老师朗诵《南乡子》; 听代课老师朗诵《南归》中的诗 聆听老师的教诲 乐在其中,身历其境,津津有味 启发“我”的形象思维 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心旷神怡 获得美的享受,增添生活情趣 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深深感动 培养“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开阔了眼界 谆谆教导铭刻在心 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任务二:精选语言,感受依依情怀 1.文中哪些句子(词语)表达了对往事的“依依之情” 请同学们 认真品味。 学法指导: ①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去回答,如精美的词语、形象的描绘、修辞手法、大量引用诗句等。 ② 可结合课后习题三。 年华似流水。 提示:“年华似流水”作为全文的开头,隐含了作者哪些细微的感情?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年华比喻成流水,展现出时光接连不断的特点,表现出作者对年华逝去的不舍,及对美好童年的留恋、向往。 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编织”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读书带给我童年生活的丰富乐趣及美妙感受,表达我对读书的喜爱之情。 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沉浸”原指浸泡于水中,后多指全神贯注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文中写出读《千家诗》不仅给“我”以文学熏陶,使我感受到祖国山川之美,还提升我的审美情趣。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