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4398

12《论语》十二章 课件

日期:2025-10-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288936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论语,十二,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关于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知识渊博,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其思想对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于《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北宋开国宰相)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蔡伯潜《诸子通考·绪论》 中国的孔子,是哲学界的华盛顿。———艾默生(美) 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文化巨人,而《论语》是一本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 关于《论语》 句子结构———每一章前面是“某人曰:” [记载言行的书][语录体] “子”,指孔子。 关于《论语》 [学而] [为政] [八佾] [里仁] [公冶长][雍也] [述而] [泰伯] [子罕] [乡党] [先进] [颜渊] [子路] [宪问] [卫灵公][季氏] [阳货] [微子] [子张] [尧曰] 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以及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等。 共20篇 292章 内容: 朗读经典知圣言 听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ɡ),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ān)食,一瓢 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ɡōnɡ)/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dǔ)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品词析句解圣意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 [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同“悦”,愉快。 [愠]生气,恼怒。 [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品词析句解圣意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可以]可以凭借。 以:凭借。 [为]做,成为。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小结 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关键要思考,要“知新”。 温故而知新,强调“悟”,即思考。 “温故”和“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你觉得学习快乐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