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语文统编版 四年级上册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 时间 地点 主要人物 事件 第1件事 (1-9) 新学年开始了 修身课上 周恩来、魏校长 立下读书志向 第2件事 (10-14) 十二岁那年 奉天 周恩来、伯父 听伯父说中华不振 第3件事 (15-17) 一个星期天 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 周恩来、妇女 看到妇女受辱体会中华不振 理解志向的内容 其他同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同学们与周恩来的读书目的有什么不同? 为了自己 为家人 为了国家 周恩来是一个胸怀大志,热爱祖国的人。 小组合作: 1.自由读第11-16自然段,文中哪些句子让你感觉不痛快,把它们用“———画出来,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2.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是什么? 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旧中国积贫积弱下的屈辱与无奈 奉天有些地方被外国人占据了,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屈辱、无奈 心酸、无奈 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悲愤、无奈 。 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妇女被外国人欺负,中国巡警不敢撑腰,这是为什么? 这个轧死中国人的洋人,却没有被惩处,这是为什么呢? 这些围观的中国人没有为自己的同胞讨回一点公道,这可是在咱们中国人的土地上啊,而且站着的是“一群中国人”啊!但是他们怎么会连做一些什么,说一些什么都办不到呢?这是因为-- 中华不振! 中华不振! 中华不振啊! 英、法、德、俄、奥等帝国主义列强 带着先进的武器进入中国 11 肆意妄为 欺凌中国人 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中华不振!!! 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 中华不振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suì chóu 注释: 邃密:深入、细致 群科:指各种科学知识 难酬:难以实现 蹈海:投海殉身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攻打中国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和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割让土地。 中国军队斗志昂扬 中国航母乘风破浪 中国建筑拔地而起 港珠澳大桥顺利通车 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 1、阅读关于周恩来总理故事的书,从而进一步了解伟人。 2、将你所了解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事用讲故事、写文章等形式,与同学分享。 拓展作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