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6075

19 怀疑与学问 课件 (共20张PPT) 2025-2026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日期:2025-10-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133014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怀疑,学问,课件,20张,PPT,2025-2026
  • cover
(课件网) 19.《怀疑与学问》 20.《谈创造性思维》 21.《创造宣言》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怀 创 疑 造 梳理文章 学习首尾 壹 陶行知(1891-1946),著名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中心的教学理论,我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 顾颉刚(1893-1980),字铭坚,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主要著作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中国当代史学》等。 罗迦·费·因格,美国实业家,曾创立创意思考顾问公司,发表过《踢醒沉睡之心》《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著作。 作者简介 阅读三篇文章,找出文章论点,理清文章的思路。 《怀疑与学问》 《谈创造性思维》 《创造宣言》 论题 论点 论证思路 论证方法 怀疑与学问 创造性思维 创造 学则需疑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 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我们要创造) 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 梳理文章 1.分析三篇文章的开头、结尾的不同方式,及其作用。 《怀疑与学问》 《论创造性思维》 《创造宣言》 开头 结尾 无 道理论据,点出论点 事实论据,引出论题 开门见山,点明论点 总结全文,重申观点 强调价值,呼吁号召 2.运用学到的方法为《创造宣言》重新创作一个开头,为《怀疑与学问》创作一个结尾。 学习首尾 “人人是 创造之人” 贰 1.罗迦正面直接点明自己的观点,陶行知是如何看待这一点的呢 2.阅读《创造宣言》5-11自然段,说说陶行知的观点是什么?他采用了什么论证方式?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采用驳论的论证方式。 ①首先,提出五个错误观点; ②然后,运用了大量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对这五个观点分别进行批驳,具体有力地驳斥了这些错误观点; ③最后提出自己观点,“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树靶子———驳敌论———立己论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 ———《谈创造性思维》 “人人是创造之人” 3.“人人是创造之人”,如何拥有创造力,成为一个创造之人呢?《谈创造性思维》中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方法,我们再回顾一下。 孜孜不倦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坚信自己是有创造力的。 4.除此之外,你觉得要富有创造力,还需要什么要素吗? “怀疑精神” “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怀疑与学问》 “人人是创造之人” “怀疑为 创造之法” 叁 1.带着“怀疑精神”看看《谈创造性思维》的6-8段。思考,其在观点(论点)与材料(论据)的论述与安排上有没有什么瑕疵?如果有,可以怎么修改? 事实论据的论述不能很好地论证其论点:两个事例都不能论证论点中的“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应该在事例中有两人持之以恒的表现,或删去观点中的这一点。 两个事实论据的顺序不当:谷登堡的事例侧重证明要有“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罗兰的事例侧重证明“必须有探求新事物”的态度和意识,两者的顺序不能很好地对应论点中“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应该将两个事例交换顺序。 论点与论据必须相互印证; 多个论据,要注意其顺序的排列。 “怀疑为创造之法” 总结 肆 总结 【议论文开头】 道理论据,点出论点 事实论据,引出论题 开门见山,点明论点 【议论文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