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6338

【大单元·任务式】第六单元第7课时 难忘的泼水节 教案 统编版语文二上

日期:2025-10-2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5585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单元,语文,统编,教案,泼水节,7课时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 内容分析: 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共和国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沸腾了,人们“敲起象脚鼓”“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放着一串串喜庆的花炮,迎接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兴致勃勃地换上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银碗与人们互相泼水祝福,同庆盛大的民族节日。 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洒满字里行间。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文化自信: 了解傣族泼水节的节日习俗,感受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通过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共庆佳节的事迹,增强对“民族团结”和“人民至上”等革命文化传统的自豪感。 语言运用: 朗读与表达:通过多层次朗读,读出欢快、幸福的情感;能借助关键词句,清楚地讲述“难忘的泼水节”这个故事。 思维能力:形象思维:借助课文插图,想象并描述泼水节的热闹场面和周总理的亲切形象。 审美创造:感受课文通过色彩(火红的凤凰花)、声音(象脚鼓、欢呼)、动作(泼水、跳舞)所营造的欢乐、祥和的节日意境美。体会周总理情系人民的情感美,并尝试通过朗读和讲述,创造性地表达这种审美感受。 教学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这是课文内容的核心,也是体现单元人文主题“革命先辈心系百姓”的最直接载体。只有理解了这一情景,才能达成感受崇高品质的单元目标。 教学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谊,理解“难忘”的深刻含义。 课时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描写周总理样貌、动作和课文结尾的感叹句;能借助关键词,清晰地讲述故事。 能通过模仿动作、想象画面和回答采访问题,深入理解周总理泼水的场景。 体会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人民对总理的爱戴,理解“难忘”的深刻含义,感受总理与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由此产生敬佩之情。 大单元情境联动:各位红色故事宣讲员们,请注意!我们的“故事研习营”即将迎来一场盛大的节日派对!我们将穿越时空,成为1961年傣族泼水节的小记者,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记录下周总理与人民在一起的幸福瞬间! 核心任务:同庆泼水节,感悟鱼水情。聚焦周总理泼水的细节,通过角色体验和想象,感受其平易近人、心系人民的品质,完成“现场报道”。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焦点回放:重温动人瞬间 1.听写词语。 2.回顾旧知:课文主要讲述的是( )年( )和傣族人民一起过( )的故事。 3.课堂活动“幸福快闪 朗读词语:开火车朗读词语,感受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盛况。 教师导入情境: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面象脚鼓,敲起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现在,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周总理来到人群中,开始泼水了! 齐读第五自然段,圈画出周总理的动作词语。 学生通过听写词语,回顾课文内容,读词语,来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快速聚焦本课核心内容。 第二节:深度访谈:体验祝福时刻 教师导入情境: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当年在现场的傣族小朋友,周总理正端着银碗,笑着向你们走来。 1.动作模仿:教师播放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