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练习题 1.在下列过程中,加“·”的物体发生了物态变化的是 ( ) A.玻璃被摔得粉碎 B.铁块被切割成铁片 C.黑板上的水干了 D.橡皮泥被捏成泥人 2.下列物体均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 ) A.塑料、沥青、蜂蜡 B.蜡块、铁、松香 C.海波、玻璃、食盐 D.冰、食盐、铜 3.如图所示,是一款3D打印笔立体绘画的场景。将塑料条装入打印笔并接通电源,塑料条受热后由硬变软,最终变为液体后被挤出。下列图像中能表示塑料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4.如图所示是研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和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实验时采用“水浴法”对试管内物质加热,是为了_____,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点是_____℃,第15 min时的状态是_____。 5.如图所示,是一种常温下可以像液体一样流动的金属,它的名字叫作镓,熔点约为29.8 ℃,将一块固态的镓托在手上一段时间,就会发生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在这一过程中,它要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由上所述,镓属于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6.商周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熟练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料加热化为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在模具中冷却成型,青铜器铸造初步完成。关于青铜器铸造过程中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先熔化吸热,后凝固放热 B.先熔化放热,后凝固吸热 C.先凝固吸热,后熔化放热 D.先凝固放热,后熔化吸热 7.小文和同学去电影院观看《长津湖》,深深地感受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影片中,在-40 ℃的严寒环境下,志愿军战士吃的熟土豆结冰变得和石头一样硬,这里熟土豆结冰发生了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此过程需要_____热。 8.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小明同学把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体放到室外(室外温度约为-5 ℃),经过一段时间,从室外取回混合液体,发现混合液体没有凝固。该现象说明水和酒精混合液体的凝固点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水的凝固点;在我国北方地区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选用酒精制作家用寒暑表。(水的凝固点是0 ℃,酒精的凝固点是-117 ℃,酒精的沸点是78 ℃) 9.如图所示,这是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 B.甲物质80 ℃时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C.甲物质熔化的时间为8 min D.乙物质熔化过程吸热且温度一直升高 10.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烧杯和试管中都装有冰水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后,烧杯内还有冰剩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烧杯和试管中的冰都在熔化 B.烧杯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在持续上升 C.试管中的冰能达到熔点,但是不能熔化 D.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温度在持续上升 11.国庆期间,果果前往长沙市坡子街时,看到民间艺人制作的“糖画”。如图甲所示,制作糖画时,艺人舀起高温的液态糖浆,在水平桌面上将糖浆绘制成各种图案,最后等糖浆慢慢变硬;果果通过红外温度计测量并绘制了糖浆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关于“糖画”的制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制作过程中糖浆先放热,后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最后继续放热 B.糖浆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需要放热 C.乙图中的BC段,糖浆的状态是液态 D.由图乙可知,制作糖画使用的糖是非晶体 12.一些常见物质的熔点如表所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请阅读并回答问题。 (1)表中熔点最高的物质是_____,它熔化时的温度是_____℃,它的凝固点是_____℃。 (2)温度为70 ℃的萘是_____态。 (3)铜球掉入铁水中_____(选填“会”或“不会”)熔化。 (4)酒精在-100 ℃时是_____态,氢在-260 ℃时是_____态。 13.早春季节小丹去雪乡游玩,发现迎着阳光的屋顶上积雪开始熔化,屋顶积雪熔化的速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