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9324

江西省吉安市十一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0-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30200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西省,次月,答案,图片,试题,语文
    吉安市2025-2026学年(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性练习卷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0分) 1.(2分)(1)chan (2)骛 2.(1分)逗号(,)》 3.(1分)A【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A.与日俱增: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地不断增 长。形容增长得很快。B.日新月异:意思是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 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C.原地踏步:比喻没有任何进步或改变。D.一应俱全:意思是一切齐全, 指应有尽有。句中指的是对小说的喜爱会不断增长,使用“与日俱增”恰当。故选:A。 4.(2分)A【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画波浪线的句子成分残缺,缺宾语中心语,可在句 尾加上“的真理”。故选:A。 5.(2分)C【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通读语段可知,横线后的句子运用的关联词是“才”,据 此可知,其前用“只有”最恰当。故选:C。 6.(2分)D【解析】本题考查敬辞谦辞。 A.“奉还”是敬辞,用于自己归还别人东西时,不能用于让别人归还自己的东西,可改为“归还”: B.“鼎力相助”是敬辞,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不能用于自己帮助别人,可改为“全力相助”; C.“高足”是敬辞,用来称呼别人的学生,不能称自己为老师的“高足”;“蟾宫折桂”通常用来 比喻应考得中,用于祝福老师新年事业不合适,可改为“蒸蒸日上”;故选D。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20分) (一)阅读下列古诗,完成7~8题。(4分)》 7.(2分)D【解析】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在经历仕途辗转和人生波折后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色 的描绘,而非直接表达对家乡或亲人的思念。故先D 8.(2分)对长安的眷恋 寓情于景 参考译文: 岳阳城下的江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独上高楼倚靠着栏杆跳望。 春天,草木的绿色与远处洞庭湖的水色相接,傍晚的彩霞与湖水中的红波交相辉映,红波近处,以 乎就是国都长安。 岸边山上的老猿正站在树上哭得凄惨,天上的大雁要从这浩渺无边的湖上横空飞过还有许多困难。 这个地方风景壮阔美丽,只可画成画障,挂在贵富人家的厅堂里供他们欣赏。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10分) 9.(1)舒适;(2)墙:(3)同“俱”,都。 10.(1)见竹筏漂行在林间小溪之上,有那好游玩的人们坐着筏子载着酒随着水流而行。 (重点字词翻译:好,喜好;从,跟随。) (2)于是高兴地为它题写了“浮梅槛“的名字。(重点字词翻译:遂,于是;欣然,高兴的样子。) 11张岱在湖中偶遇知己,痛饮而别;黄汝亨乘“浮梅槛”泛舟西湖,谈天论禅,都流露出游湖之后 的欣喜之情,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 【解析】《湖心亭看雪》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 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 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 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浮梅槛记》写作者泛舟湖上,湖水清澈,梅筏悠悠,参禅 谈天,流露出标新立异、风流自赏的意味。由此可见,二者泛舟西湖,都流露出和(偶遇)知己同 游的欣喜和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 参考译文: 夏天我去黄山、白岳两地旅游,见竹筏漂行在林间小溪之上,有那好游玩的人们坐着筏子载着③我不禁莞尔,拾着盛糕点的纸袋,准备离开。身后忽然有人叫道:“阿姨偷走我们 的点心理我大饺,转头,那位个子高高西虎雅气的男我,正是冲友成叫的:有但中年 人边向我点头致款,边损往男孩的肩,努力实抚道:“你看,我们的点心在这里听1“他打 开手中纸袋,里西的点心与我的一模一样。少年露然大悟:“原来,是我们输了阿镜的呀” 大家都笑了,连正在生气的老奶奶也笑得眼睛弯弯。 ④那位父亲温和地解释了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