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9543

3.4.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课件 39张PPT+教案)

日期:2025-10-28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284497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3.4.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课件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第二课时教案 课题: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分压·并联分流 一、核心概念与跨学科概念 1.核心概念 物质与相互作用:欧姆定律 I=U/R 是定量描述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关系的桥梁;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并联电路电压处处相等、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技术与工程:串联分压、并联分流是电路设计、故障诊断与安全用电的基础。 2.跨学科概念 系统与模型(把串、并联电路抽象为“节点—回路”模型) 稳定与变化(增减电阻→电压/电流重新分配) 量值与尺度(伏特—安培—欧姆跨尺度计算) 二、教学目标 维度 目标内容 科学观念 说出串联分压公式 U /U =R /R 与并联分流公式 I /I =R /R ; 能解释生活实例。 科学思维 能根据实际情境选择“串/并”模型,列方程求未知量; 会用比例法快速估算。 探究实践 完成“串并对比实验”,测 8 组 U、I,计算 R 总、验证公式,误差≤5%。 态度责任 认识串并混接误用 220 V 的危险;愿意在社区科普“正确选灯、正确接线”。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串、并联电路的 U、I、R 规律及分压、分流公式。 难点:混联电路的简化思路;比例法在分压、分流中的灵活应用。 四、教学准备 器材:干电池3V、定值电阻 5Ω×2、10Ω×2、滑动变阻器20Ω、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磁性电路板、数据采集器(可选)。 资源:PPT 动画“分压像分水”“分流像分河”、任务单。 学生:任务单、计算器、红蓝导线。 五、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投影:圣诞灯串220V→每灯22V;家庭插座220V→每灯220V 学生说“串联分压/并联等压” 设计意图:真实冲突。 2、提出任务 任务:用实验找出串、并联 U、I、R 规律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目标 3、实验串联:①连接R =5Ω、R =10Ω 串联②测U、I③填表 发现 I 相同 U 相加 设计意图:数据驱动 实验并联: ①同阻值并联②测I总、I 、I ③填表 发现 U 相同 I 相加 设计意图:手脑并用 规律建模 投屏两组数据→归纳:串联 R=R +R ;并联 1/R=1/R +1/R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数据→规律 公式推导 结合欧姆定律推分压公式U /U =R /R ;分流公式 I /I =R /R 设计意图:数学提升 7、生活应用 案例:手机5 V充电器串10Ω线损→计算手机端电压 计算→发现 4.8 V|设计意图:学以致用 8、安全升华 展示误串220V灯泡炸碎图→写1条安全口号 设计意图:态度责任 9、课堂小结 手势口诀:双手直线“相加”,双手平行“倒数” 六、板书设计 3.4.2欧姆定律应用 1. 串联 I = I = I U = U + U R = R + R 分压:U /U = R /R 2. 并联 U = U = U I = I + I 1/R = 1/R + 1/R 分流:I /I = R /R 3. 应用 圣诞灯串分压、家庭并联 220 V、手机线损 七、作业设计 A基础巩固 1.作业P×× 第 1、2 题(计算分压、分流)。 2. 家庭实验:测两节干电池串联、并联总电压并记录。 B拓展提升 3. 在线模拟:BT中验证串并公式并截图。 C 挑战任务(选做) 4.设计“12 V 串/并联 LED 灯带”电路图,计算每灯电流。 八、教学反思 学生串并联公式记忆率90%,但4组并联电阻计算时忘记倒数———下次发放“倒数提醒卡”。 手机线损案例贴近生活,已收集6条“缩短充电线”倡议,拟做电子海报推送。(课件网) 3.4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第三单元 电路探秘】 八年级上册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I R U = 变换公式: U = IR R(Ω) 单位: I(A) U(V) R U I 欧姆定律的应用 注意:各个物理量只能是同一导体在同一时刻所具有的量! R = I U 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动,而电压表的指针却有明显的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