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9734

八年级上册(2024第三单元专题学习活动《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215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八年级,上册,2024,第三,单元,专题
  • cover
八上第三单元专题学习活动《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设想 本次“人无信不立”专题学习活动,以“信”为主题,设置了任务,其中“引经据典话诚信”指向文化传承和知识体系构建环顾身边思诚信”指向真实生活中培养社会责任,“班级演讲说诚信”指向提升语言运用与沟通协作能力。三个活动遵循了由古及今、由知到行、由输入到输出的认知逻辑,层层递进,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依据八年级学生的学情基础和活动任务难度,拟用两课时完成本次专题学习活动。第一课时以“知‘信’之意 论‘信’之道”为主题展开,拟在学生课前搜集整理资料和生活访谈的基础上,进行资料分类和专题讨论,培养信息筛选、归类、整合与评价能力,引导学生将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联系起来,促进其将诚信观念内化为道德准则,并外化为未来的行为指引,实现知行合一。 活动目标 1.搜集经典诚信素材,理解“信”的深刻内涵。 2.整理汇编诚信资料,分享“信”的媒介成果。 3.讲述身边诚信故事,感受“信”的现代意义。 4.讨论现代诚信话题,内化“信”的实践路径。 活动重点 1.搜集经典诚信素材,理解“信”的深刻内涵。 2.讨论现代诚信话题,内化“信”的实践路径。 活动难点 整理汇编诚信资料,分享“信”的媒介成果。 活动准备 1.学生分成两个大组,一组为“经典组”,一组为“生活组”,大组内学生自由组合成4-6人小组。 2.“经典组”同学负责搜集关于“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逸事及其他经典论述。 3.“生活组”同学按照第一单元学习的关于采访的知识,走访身边人物,收集诚信故事,听听长辈对于诚信的理解。 活动过程 一、开场 展示“信”字甲骨文(人+言)。提问:“从这个古老的文字里,你读出了什么?” (开放性问题,言之成理既可,重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溯“信”之源 1.出示教材中关于“信”的名言,指名说说这些名言的含义。 预设——— 轻易许下的承诺,必定很少能兑现。 意志不坚定的人,才智也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说话不守信用的人,行动就不会有结果。 真正的儒者不把金银玉石当作珍宝,而是把忠诚和守信看作最珍贵的品德。 一个人如果违背了信义,他的名声就无法显扬。 如果有一位远方的贤人,他以忠诚为上衣,以信义为下裳。 三杯酒下肚,许下的郑重承诺,其分量比五岳(泰山等五座名山)还要重。 2.“经典组”补充汇报课前搜集整理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 3.小组讨论:如何将这些成果进行分类?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按照小组讨论的标准进行分类并汇报。 4.全班交流:通过以上分析,你觉得“信”到底是什么,请从不同角度予以分析。 三、述“信”之事 1.出示《曾子烹彘》和《商鞅立木》两个故事,指名用现代汉语讲述这两个故事,并说说这个故事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经典组”讲述课前搜集到的关于“信”的名人逸事。 3.“生活组”讲述走访到了身边守信之人的故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重点关注故事的真实性和讲述的感人性。 4.讨论:在当今社会,诚信有什么意义? 预设——— 对个人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是“无形的财富”。无论是求职、贷款,还是日常社交,诚信都是获得他人信任和机会的基石。一个守信的人,更容易建立稳固的社交网络,赢得尊重,从而降低沟通和交易成本,让个人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对经济而言: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从电子支付到金融信贷,从网络购物到合同签订,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转都依赖于广泛的信任。商家诚信经营,才能建立品牌声誉,赢得顾客;企业间守信履约,才能保障合作稳定。 对社会而言:诚信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当大多数人都遵守诚信规则时,社会成员会产生安全感与信任感,互助合作会成为常态。这有助于形成善良、和谐的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