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上10《往事依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学习生活”这一主题组织选文,要求在默读中把握文章中心。《往事依依》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是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作者深情回忆了自己学生时代观画、读书、听课等促进自己心智成长的往事,饱含对读书的喜爱、对老师的感激、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也暗含着对年轻一代的劝勉之意。我们从中既能感受到作者的文心与感怀,也能汲取关于学习(特别是语文学习)的经验和智慧。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逐步提高默读速度,概括主要情节。 2.品味文情并茂的语言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明做人之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文中有声有色、文情并茂的语言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明做人之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光如潺潺流水,日夜不息地向前奔涌。在这匆匆流逝的岁月长河里,大家是否也有一些难以忘怀的事情呢?这些事情或许发生在昨天,或许已经过去很久,但每当回想起来,那些画面依然清晰如昨,历历在目,让我们的内心涌起别样的情感。就像诗人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所写“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现在,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们记忆中那些特别深刻的往事。(学生分享) 同学们分享得都非常精彩。每个人的回忆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些回忆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今天,我们要走进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世界,看看她心中难以忘怀的往事又是什么,这些往事又对她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让我们一起学习于漪老师的《往事依依》。 任务一:理情节,知内容 我们都知道《往事依依》是于漪老师古稀之年撰写的回忆性散文。你能说出于老师在文中饱含深情地讲述了她少年时的哪几件往事吗? 预设:看图画、读诗歌、听讲课、聆教诲。 过渡:往事依依,总会拨动我们的心弦。老师读完于漪老师的《往事依依》后,感受颇深,决定撰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思,请大家一起协助我完成吧。 回顾课文,请填写以下诗歌内容。 依依之情藏在一幅山水画里, 寄在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中, 落在一本《千家诗》里 浸在一堂 又一堂国文课 中。 花样年华,别样精彩,道不尽的情思。几十年前,于漪老师的花季同样如此。让我们透过那一件件“历历在目”的往事,去领悟她少年时的情怀吧。 请同学们读一读、品一品、说一说,这些往事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和影响? 预设:(1)看山水画———带来生活的乐趣,乐在其中 写专注凝视、徜徉画中之乐,表现了热爱大自然之情。 (2)读《评注图像水浒传》———带来生活的乐趣,乐在其中 写浮想联翩、如历其境之乐,表现了好读书、善品味之趣。 (3)读《千家诗》———获得美的享受,生活的乐趣 写吟诵诗句、沉醉诗境之乐,表现了爱国、爱美、爱生活之情。 (4)听国文老师上课 听《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激发了我的爱国热情 听《南归》———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 写朗诵诗词、深受感染之乐,表现了酷爱文学、关注时代的情思。 (5)听老师的谆谆教导-—老师的谆谆教导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明确:这些往事对作者成长的影响:少年时代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任务二:品语言,学赏析 在语文教育教学的圈子里,于漪老师一向被称为“有嘴(能上课)有手(善写作)的领军人物”。今天,让我们来瑞摩她行文的亮点,学一学她的生花妙笔,使我们的作文水平再登新台阶!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默读课文,找出你们小组喜欢的词句,并谈谈理由。 (可结合旁批)。 小贴士: 1.生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