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2450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第2课时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分层作业)(解析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日期:2025-10-27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22220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碳单,质的,课题,化学,九年级,人教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第2课时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分层作业 1.(24-25九年级上·甘肃庆阳·期末)教材中介绍湖北出土的战国古墨能保存至今,这是因为在常温下单质碳 A.化学性质稳定 B.具有还原性 C.导电、导热性好 D.质软 2.(24-25九年级上·四川雅安·阶段练习)《天工开物》中介绍了用碳和氧化锌在高温条件下冶炼锌的方法,化学方程式为2ZnO+C2Zn+CO2↑。该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的物质是 A.ZnO B.CO2 C.Zn D.C 3.(25-26九年级上·安徽·课后作业)下列用途利用了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①石墨作电极 ②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 ③石墨作润滑剂 ④作燃料 ⑤冶炼金属 A.①②③④ B.②⑤ C.①③⑤ D.④⑤ 4.(24-25九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关于碳的燃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和C60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是CO2 B.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C.碳在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时都放热 D.碳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不可能是混合物 5.(2025·上海杨浦·三模)有关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A.开始加热时,装置Ⅲ中出现的气泡是 B.实验中,装置I中铜元素的质量始终不变 C.停止加热前,必须将导管从装置Ⅲ中取出 D.结束后,装置I中仍有黑色固体说明碳过量 6.(24-25九年级上·宁夏银川·期末)按如图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C.实验结束后,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 D.烘干的木炭粉末与粉末要混合均匀 7.(24-25九年级上·安徽安庆·期末)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来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灯加网罩是为了集中火焰,提高火焰温度 B.将木炭和氧化铜均匀混合可以使反应充分进行 C.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为C+2CuO2Cu+CO2 D.本实验装置为“微型”装置,可以节约试剂 8.(2024·上海松江·二模)一定质量的碳和氧化铜混合物,高温下反应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小,固体总质量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对应的固体物质只有二种 B.N点对应的固体是铜 C.混合物中碳和氧化铜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1:2 D.0~t2min内,固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减小 9.(23-24九年级上·广西河池·期末)按一定质量比例取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a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相关量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对应的固体物质只有两种 B.N点对应的固体为黑色 C.0~t2 min内,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D.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a-b)g 10.(24-25八年级下·上海静安·期末)在学习碳的化学性质时,我们学习了木炭和氧化铜的反应,该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反应中A装置能看到的现象为_____。 A.黑色固体变红 B.红色固体变黑 C.氧化铜变红 D.氧化铜变黑 (3)实验装置中的止水夹的作用是_____。 A.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B.防止石灰水倒吸炸裂试管 C.防止反应物粉末堵塞导管 D.防止灼热的铜被再次氧化 1.(24-25九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有关碳与二氧化碳高温下发生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发生了还原反应 B.碳具有氧化性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不变 2.(24-25八年级下·山东淄博·期末)将一定质量的碳和氧气放入密闭容器中引燃,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容器中只有CO2和CO。则原来密闭容器中碳和氧气的质量比可能是 A.3∶4 B.3∶8 C.1∶2 D.1∶3 3.(2025·安徽合肥·三模)如图所示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装置中的酒精灯可以改用酒精喷灯 B.试管②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说明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