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2609

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 课件(共51张ppt)2025--2026学年 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日期:2025-10-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66629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一,ppt,统编,上册,语文,九年级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 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我们在第一单元学习了六首诗歌,感受到诗作的魅力。那一行行的诗情与画意,那一句句的激情与怅惘,那一首首的轻吟与壮语……让我们回味无穷。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读诗呢?在这一单元的名著导读中,我们一起通过《<艾青诗选>︰如何读诗》的学习,看看有什么收获。 导入新课 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1910年出生于浙江金华,五岁以前被寄养在一个贫苦农家。18岁考入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第二年留学法国,两年后回国。因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活动,被捕入狱。在监狱中,他开始“借诗思考、回忆、控诉、抗议”,写下了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思念。这首诗发表时第一次署名“艾青”,是他的成名作。 作者介绍 1.笔名来历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艾青正在法国留学。他同许多中国青年一样,在巴黎遭到歧视和侮辱。一天,艾青到旅馆住宿登记时,旅馆人员问他的姓名,艾青说叫蒋海澄,对方误听为“蒋介石”,便马上嚷嚷开了。艾青一气之下,就在“蒋”的草字头下面打了一个“×”,又取“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在住宿登记时填上“艾青”。于是艾青就这样成了他的笔名。 2.人物评价 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牛汉 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聂华苓 资料链接 艾青的诗歌成就 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新中国成立后,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其诗作《黎明的通知》《 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先后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艾青诗选》成书过程 1976年“四人帮”粉碎后,艾青冤案平反,再次焕发创作青春,写作并发表了《鱼化石》等优秀作品。1979年诗人自己编定《艾青诗选》,交人民文学-出卷网-出版。这部诗选收录了诗人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的主要作品,基本反映了诗人的创作历程和风格特征。 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创作的一个高峰。 第一个高峰 在1978年以后,是艾青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 第二个高峰 1 2 艾青的两个创作高峰 艾青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 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 代表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黎明的通知》《向太阳》《火把》等。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炮声震撼了中国大地,也把诗人们的诗思引向民族救亡的滚滚洪流。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 这一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 诗人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 如《北方》,写“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写“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