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9 论教养 利哈乔夫 学习目标 1.结合旁批自主阅读课文,思考“教养”的真正含义,领悟怎么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2.体会本文观察细致,事例生动,说理深刻明晰,行文自然晓畅的特点。 3.联系生活中的正反实例进一步理解“教养”对为人处世的重要性。 这是电视剧《觉醒年代》中人们相互行礼的画面,老师与学生之间,同仁之间,陌生人之间,见面开口前必定要鞠躬行礼,哪怕意见不同也不忘互相致意。这样的人,我们会说他们“有教养”,那什么是“教养”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利哈乔夫的《论教养》一文,共同探讨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新课导入 走近作者 【利哈乔夫】(1906-1999),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 俄罗斯的20世纪,被称为利哈乔夫的世纪。利哈乔夫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俄罗斯 民族的良心”,被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称为是“唯一没有污点的人”。 这位良心作家擅长启发年轻人,此文就选自于他写的著作《善与美书简》。这本书论述的都是道德、情操的修养,包含了利哈乔夫写给青少年的47封信,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信集,也是高尚导师的倾心话语。作者循循善诱,跟青少年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让人从中受益。 相关介绍 【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恪(kè)守】严格遵守。 【箴(zhēn)言】劝诫的话。 【彬彬(bīn)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字词积累 【忸怩(ní)作态】形容不自然,不大方,含羞做作的样子。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憎恨或畏惧而又愤恨。现也形容敢怒不敢言的样子。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唠叨。 字词积累 【附庸风雅】指某些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活动,以示自己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自吹自擂(léi)】自己吹号与擂鼓。比喻自我标榜、夸耀。 从课题“论教养”可知,这是一篇议论文, 一个“论”字确定了文章的议论性质,而“教养”是议论的话题。下面,我们带着以下几个问题默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借助旁批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明确中心论点。 2.课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分别有何作用? 1.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明确中心论点。 整体感知 具体要求:抓住议论性的句子,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第一部分(1-3):开门见山,引入论题———教养。 第二部分(4-12):把有无教养的表现进行对比,指出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 第三部分(13-17):剖析优雅风度,指出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 第四部分(18):总结全文,重申“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中心论点) (教养的外在表现) (教养的思想核心) 整体感知 1.理清句段关系,梳理论证思路。 论教养 提出问题:什么是真正的教养?(1-3) 分析问题: “无教养”的表现(5-10) “有教养”的本质(11) “有教养”的表现(12) 什么是“优雅风度”(13-17) 解决问题:总结全文,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18) 整体感知 2.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可以用原句回答。 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整体感知 合作探究 课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分别有何作用? 第5-10段: 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能为陌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 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 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