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3844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30张PPT)

日期:2025-10-2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100408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3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课   圆明园的焚毁及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留给中国人的永久创伤,也是人类文明史上非常可耻的一页。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如何爆发的?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灾难? 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圆明园遗址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二: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数量 国名 人口 棉纺织品消费量 中国 3.6亿人 人均0.75便士 洪都拉斯 1.46万人 人均934.5便士 理想与现实的差别,英国会怎么做呢? 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原因 提出 “修约” 拒绝 矛 盾 英法 清政府 (一)原因 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提出无理的修约主张,被清政府拒绝。 第二次鸦片战争 提出 “修约” 拒绝 矛 盾 英法 清政府 (二)目的 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三)爆发 “亚罗号事件”  ———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走私船,曾在香港注册,已经过期。1856年10月,广东水师在黄埔搜捕了船上的几名海盗和涉嫌船员。英国驻广州代理领事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要求中国方面释放被捕人员,并谎称中国士兵扯落英国国旗,要求向英方赔礼道歉。两广总督叶名琛为避免事态扩大,同意释放被捕人员,但拒绝道歉。这就是所谓的“亚罗号事件”。 (三)爆发 1856年,英国和法国在俄、美两国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马神甫事件”  ———马神甫”名马赖,是法国天主教神父。他从广州非法潜入广西西林传教,为非作歹,1856年2月被当地官员逮捕并处死。这就是所谓的“马神甫事件”。 马神甫事件发生地   会,即使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仍然会发生 。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法等列强意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两个事件仅是列强发动战争的借口。 思考1: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1857年,英法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1858年4月,英法联军北上,逼近天津 签订《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本页地图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 中国历史 八年级 上册》审图号:GS(2024)0869号 条约 签订时间 签订国家 主要内容 《天津条约》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天津条约》和《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主要内容 1858年6月 1858年 中国与俄、美、英、法四国 中国与英、法、美三国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④英、法两国得到巨额赔款 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 条约 主要内容 《天津条约》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④英、法两国得到巨额赔款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 《天津条约》和《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危害 破坏中国外交主权 进一步操纵清朝统治核心 破坏贸易主权、内河航运权,使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扩张到长江流域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阶段:1859—1860年) 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 再次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