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4073

14.1《促织》课件(共5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12907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4.1,促织,课件,54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促 织 蒲松龄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自鸣天籁,不择好音,有由然矣。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逐逐野马之尘,魍魉见笑。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 《聊斋志异●自序》 《聊斋志异》创作的原因: 对神鬼怪异之事的喜好; 借鬼怪之事诉说内心的忧愤之情。 一、导 入 “促织”又名“蛐蛐”“斗鸡”和“蟋蟀”。 古谚云:“蟋蟀鸣,懒妇惊”,是说古代妇女一听到蟋蟀的叫声,便知秋日已到,离冬天不远了。于是抓紧时间纺织,这便是“促织”一名之由来。 蟋蟀在古代有很多名称。因其形似蝗而小,原与蝗虫同名,都称为“蛩”。《淮南子·本经训》中的“飞蛩满野”就是指蝗虫,而白居易《禁中闻蛩》诗“西窗独暗坐,满耳新蛩声”则是说蟋蟀。蟋蟀也就以它的善于鸣叫而与蝗虫相区别,称为“吟蛩”。 关于篇名 二、关于作者及作品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蒲家庄人。 自幼聪慧好学,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补博士弟子员。但后来却屡应省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做塾师,舌耕笔耘,几近40年,直至71岁时方撤帐归家。 蒲松龄,是一个有多方面文学才华的人,一生的遭遇却很不幸运,做了近40年的清苦塾师。因而和人民接触的机会较多,对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 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左右基本完成,后不断增删,至死方止,萃一生心血而成。《聊斋》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多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 “用传奇之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 它代表了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鲁迅 前人评《聊斋志异》 1.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 2.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老舍 3.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 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题聊斋志异》 (清)王士祯 “聊斋”是作者的书斋名,“志异”就是记述花妖狐鬼及其他一些荒诞不经的奇闻异事。 作者通过这些离奇虚幻的故事,便于大胆地揭露社会多方面的黑暗现实,便于赞美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樊篱的精神,也便于抒发作者自己的满腔“孤愤”。 关于《聊斋》 三、疏通文意、 积累文言知识 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迂讷 裨益 爇香 翕辟 掭 不啻 抢呼欲绝 惙然 蹄躈 龁 觇视 俾使 nè bì ruò xī tiàn chì qiāng chuò qiào hé chān bǐ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 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 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 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 辄倾数家之产。 名词做状语,岁-每年 巴结 把 让 名词作状语,用笼子 就 狡猾 使…高,抬高 进献 名作动,显示才能 通“值”,价值。 使…倾尽/竭尽(破产) 崇尚,爱好 储存 动词,责令 动词,索取 本来 见书下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 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 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累,积累,逐渐; 尽,形作动,赔尽 益处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谋求 从事 迂拙而又不善言辞 老百姓 表被动 不到一年 希望 万分之一 抵偿 可能 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 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