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二上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童 年 发 现 成 长 营 ———童年佳作发布会,争当小小探究员 人文主题:发现的乐趣 语文要素:对感兴趣的内容说出 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小学语文单元备课设计 年级 单元及主题 备课团队 教材内容 分析 依托四大实践活动进行教材梳理 1.依托四大实践活动进行教材梳理 本单元以“发现的乐趣”为主题编排了《彩虹》《去外婆家》《数星星的孩子》3篇课文,呈现了儿童对世界有趣的发现。《彩虹》中的小女孩借助在彩虹桥上的奇思妙想,传递出对家人的浓浓关爱之情:《去外婆家》描绘了“我”在外婆家充满童趣的发现,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家人间淳朴的爱;《数星星的孩子》中,张衡对天文奥秘的观察与发现,为他成为天文学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阅读要素1: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阅读要素2: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的内容。 单元内容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整本书阅读《彩虹》1.一类字“丽、提”等8个; 2.二类字“虹、浇”等11个。1.朗读课文,读好带“的”字短语的句子,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 2.读好语气,表现情感。 3、积累“()来()去”形式的词语。理解文章内容,知道看到天上的彩虹,文中的“我”想为家人做哪些事,并说说自身体会。感受到儿童纯真的想象世界,同时体会到作者对家人的深切关爱。 《小鲤鱼跳龙门》 《孤独的小螃蟹》 《小狗的小房子》 《歪脑袋木头桩》 《一只想飞的猫》 《去外婆家》1.一类字“宝、香”等9个; 2.二类字“婆、鼻”等14个。 3.会写“宝贝、干活”等词语。1.朗读课文,与理解内容融合,以读促悟,想象画面,体会其中的情感。 2.外婆家的有趣首尾照应,分析“山上山下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引导学生选用一些词语练习说话,如“有趣”,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觉得有趣的事 。能说出“我”在外婆家的乐趣,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同学交流感受,体会发现的乐趣。《数星星的孩子》一类字“数、汉”等10个 2、二类字“珍、研”等16个;“转”1个多音字。 3、会写“星星、晚上”等词语。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读好重音。 2、讲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体会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品质。 1、爷爷告诉了张衡哪些知识?他听了以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2、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交流对张衡故事的感受和看法。讲述课文内容,体会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品质。语文园地三 1.识字加油站:通过展示学生在课堂外的学习生活,巩固生活识字的方法。 2.积累词句: 双音节词语、四字词语、名言警句。1.古诗积累:通过《小儿垂钓》感受儿童垂钓时的动作和神态。 2.我爱阅读:通过祖逖和刘琨的故事,了解胸怀祖国、珍惜时间、自律坚持、为理想而奋斗等多方面的内涵。口语交际:聚焦“做手工”,做到“按顺序说”和“注意听、记住主要信息”。字词句应用:正确应用同音字的不同意思和用法,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2.教材结构化建构(图示) (1)同一主题下的学段相关内容的分析 纵观统编教材,其编排体系呈螺旋上升式发展。在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这一重点中,这是一个逐层递进的思维过程,“发现” 触发了 “思考”。“思考” 的成果需要通过 “表达” 来外化和巩固。 同一主题下的学期相关单元的分析 单元大概念层级结构图及学科问题系统 单元大概念层级结构 学科问题系统 课标分析 学情分析 已有经验 困难障碍 突破措施 能借助拼音自主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能读通句子,对童话、儿童诗有初步认知。(知识经验) 多数学生见过彩虹,接触过山楂、柿子等自然事物,对乡村或自然环境有初步认知。(生活经验)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小朋友为什么要在彩虹桥上做这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