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4571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

日期:2025-10-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1210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 cover
小学语文__二_年级课时备课 课题 语文园地三 课型 精读引领课 主备人 序号 教材分析 园地三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三个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1、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2、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 语文园地三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 1、“识字加油站”安排了一组动宾结构的短语,描写了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学习生活,朗朗上口,有韵律感。 2、“字词句运用”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同音字辨析,让学生在运用中明晰同音字的不同意思和用法;第二部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第三部分不同类型的的语言材料,提示学生从不同角度积累词句。 3、“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二垂钓》,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人通过描写儿童垂钓的动作神态,表现了天真童趣。 4、“口语交际”编排是让学生介绍一件手工作品及其制作过程,旨在通过活动、提高按顺序表达的能力,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4、“展示台”通过范例呈现了积累词句的三个角度,旨在提示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积累词句。泡泡提示学生要养成积累词句的良好习惯,同时可以将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与同学交流分享。 5、“我爱阅读”安排了《闻鸡起舞》一文,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胸怀祖国、珍惜实际、自律坚持、为理想而奋斗的故事。 核心问题及问题系统 课时核心问题: 如何在生活中识字? 如何在如何辨析同音字,在语境中理解不同的意思?标点符合的正确使用?如何养成积累词句的好习惯? 古诗的积累; 如何介绍一件手工作品及制作过程? 阅读短文,体会感悟期中的感情。 课标分析 维度 学段目标 任务群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会写800个左右。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偏旁部首,能按笔画规则用硬笔书写,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字拼音,认识汉字。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阅读任务群 “同音字辨析” “标点符合的运用”“”,是的直接教学,是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梳理的核心技能。 · 诵读并积累《数九歌》《十二花名歌》,是典型的“语言材料”的积累,这些富有文化内涵的语料形成了学生宝贵的语言经验。 学习“部首查字法” 是一项极具实用价值的语文技能。学生在遇到不认识的字时,运用此方法获取字音字义信息,并可能在与同学、老师的交流中分享自己查到的结果,解决实际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实用性特征。 在不同的语境中明晰同音字的不同用法 阅读与鉴赏 1.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节奏地诵读《小儿垂钓》和《闻鸡起舞》,体会感受祖逖报效祖国的精神。 表达与交流 学生要认真听别人讲话,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言论,能较为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概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朗读课文时注意语气、语调和节奏表达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简单评价他人朗读。 梳理与探究 能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 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事务,有条理的讲述信息。 学情分析 已知经验 困难障碍 突破措施 1.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2.儿童喜欢歌谣、儿歌等,对此类作品比较熟悉与喜爱。 《闻鸡起舞》,感受祖逖的优秀品质 通过音频范读,视频朗读等多媒体方法促进学生的朗读和记忆,体会和感受故事精神。 课时目标 1.认读9个有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