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4746

七上10《往事依依》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195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七上,往事依依,教学设计
  • cover
七上10《往事依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往事依依》是“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于漪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文章。文章按时间顺序,回忆了作者小时候看书画,学生时代读书、听老师朗读及老师的谆谆教诲等几件事,突出了事件对她成长的意义,表达了她对往事的深切怀念。 文章开头、结尾关键句明显,中间过渡自然,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文章使用大量成语,引用众多诗句,语句典雅生动。作者还结合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娓娓道来,真实感人。 学情分析: 文章所写事例是学习中常见的事例,学生较易产生共鸣。但大多数学生对于文中事件可能只有一瞬间的感觉,很难深切理解作者细腻的感受。期盼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学到读书的方法,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激发求知欲。 教学设想: 依据单元的要求,结合本篇课文的特点,本课的学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抓关键句,整体把握内容;二、学于漪法,感受读书乐趣;三,赏于漪文,提升文笔表达。 教学目标: 1.计时默读课文,抓关键句,概括文章内容; 2.聚焦事件语段,填写表格,感受读书乐趣; 3.朗读精美语句,延伸拓展,提升文笔表达。 教学重难点: 默读课文,抓关键句,概括文章内容;感受读书乐趣;提升文笔表达。 课前安排: 学生回顾所有学过的与读书有关的成语、诗句,写在笔记本上。 教学过程: 一、诗词导入,引出课题 1.PPT呈现诗词,学生朗读,谈感受。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和董传留别》宋 苏轼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白鹿洞二首(其一)》唐 王贞白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劝学》 唐 颜真卿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长歌行》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劝学诗》 预设:读书的作用;惜时、勤奋读书 2.以上是古代文人留下有关读书的感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96岁的当代教育家于漪老师回顾她读书的故事。 于漪:1929年出生在江苏镇江,语文特级教师,2019年获“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3.释题:依依;依依不舍,形容留恋,不忍分离。 往事依依:往事难以忘怀,念念不忘。 二、默读课文,概括内容 1.学生计时2分钟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预设:文章记叙了作者回忆自己读书时的故事。 2.浏览课文,用横线画出文章的总领句,并尝试分析其作用。 预设: 开头段:点题,总领全文。 第3自然段:总领第4自然段。 第5自然段第1句:总领第5自然段后面的内容及第6自然段。 结尾段:总结全文。 事件顺序:时间顺序 3.依据总领句,概括文章主题。 预设: 文章记叙了作者小时候看图画;学生时代阅读《千家诗》, 2位老师朗诵诗文,老师对自己的谆谆教导;及自己的成长与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依恋。 三、聚焦语段,感受乐趣 1.学生阅读第2-6自然段,填写下表。 段落 具体事件 “我”怎么做 对“我”的影响 第2自然段 看山水画 久久凝视 仿佛进入画中,甚得其乐 第2自然段 看《评注图像水浒传》 联想家乡的焦山 身历其境,津津有味 第4自然段 读《千家诗》 吟诵诗句 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诗的意境中 第5自然段 听2位老师朗诵 被深深感动 爱读辛弃疾的词 更爱读新文学 第6自然段 聆听老师谆谆教导 铭刻在心 一生受用不尽 2.这几件事对作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你联系文章内容说说,这几件事对作者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预设: 让作者感受到读书的乐趣,爱上了读书,丰富了知识,促使她不断地努力奋进。 3.反观自我,对于读书,你从文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预设: (1)全神贯注地阅读(看);(2)联系生活,发挥联想和想象;(3)多朗读,积累; (4)听从老师的教导 四、欣赏美句,学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