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4879

【精品解析】【浙教版】(新教材)科学八上4.2生活中的水溶液 课时精炼

日期:2025-10-27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56997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时,水溶液,中的,生活,科学,精品
    【浙教版】(新教材)科学八上4.2生活中的水溶液 课时精炼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B.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只要水分不蒸发,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且保持静止不动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 溶液,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形成均匀稳定的分散体系。溶液可以是液态,也可以是气态和固态。如空气就是一种气体溶液,固体溶液混合物常称固溶体,如合金。一般情况下,把能溶解其他物质的化合物称为溶剂,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凡是气体或固体溶于液体时,则称液体为溶剂,而称气体或固体为溶质。若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叫做溶剂,量少的叫做溶质。 【解答】A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A正确; B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正确; C 只要水分不蒸发,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C正确; D. 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且始终在不断运动,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2.(2024·金东模拟)30℃时,每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NaCl为36g,最多能溶解KNO3为45.8g。取这两种盐各22g,按图示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盐A既可能是NaCl,也可能是KNO3 B.①中加足量的水可使未溶的盐A溶解 C.②中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 D.②中溶液表明盐B此时的溶解度为44g 【答案】B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30℃时,每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NaCl为36g,最多能溶解KNO3为45.8g,则3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8g氯化钠,最多能溶解22.9g硝酸钾,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3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则3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8gNaCl,溶液达到饱和状态;30℃时,KNO3的溶解度为45.8g,则3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2.9gKNO3,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盐A是NaCl,盐B是KNO3,故选项说法错误; B、①中加足量的水可使未溶的盐A溶解,故选项说法正确; C、30℃时,KNO3的溶解度为45.8g,则3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2.9gKNO3,则②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盐B是KNO3,30℃时,KNO3的溶解度为45.8g,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3.(2025八上·金东期末)建立模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甲图是50mL、10%的蔗糖溶液,其中“●”表示所含的蔗糖分子。在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它成为5%的蔗糖溶液。能表示稀释后蔗糖溶液模型的是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稀释溶液中,只向溶液中加水,所以溶质的质量不变。 【解答】稀释前后蔗糖分子的量保持不变。加水稀释,蔗糖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蔗糖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但溶液均一、稳定,所以蔗糖分子分布均匀。 故答案为:B。 4.20℃时,分别将200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与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加热蒸发掉20g水,再降温到20℃,分别析出硝酸钾晶体ag与bg,则a、b的大小关系是 (  ) A.a=2b B.2a=b C.a=b D.无法确定 【答案】C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20℃时,分别将2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与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各蒸发掉20克水后,再降温到20℃,即溶液温度不变都蒸发20g水,因此所析出晶体质量均为该温度下20g水达饱和时所溶解硝酸钾的质量,因此两晶体质量相等. 【解答】解:根据题意“20℃时,分别将2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与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各蒸发掉20克水后,再降温到20℃,分别析出硝酸钾晶体a克与b克”,所析出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