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二物理 满分100分,时间70分钟。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诗句中都含有光现象,其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 A. 峰多巧障日 B. 起舞弄清影 C. 明镜可鉴形 D. 双桥落彩虹 2. 《黄河民歌春晚》以“黄河”为纽带,以“民歌”为载体,以“春节”为节点,以年终岁尾中国人必备的一道文化大餐“春晚”为情感依托,用板胡、唢呐、贝斯、吉他、鼓等乐器共同奏响民歌《信天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音乐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听众的耳朵 B. 敲击鼓面越快,鼓声的音调越高 C. 用不同的力度吹奏唢呐,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D. 现场剧院内墙用吸声材料装饰,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 一个电子钟如果放置在甲、乙、丙、丁四个平面镜前的位置及示数(如图所示)。通过这四个平面镜看到的电子钟的示数,其中正确的是( ) A. 甲是10∶21 B. 乙是15∶10 C. 丙是15∶01 D. 丁是12∶01 4. 有一种随身携带的“声波盒”,它可以发频率为47000Hz的特殊声波使液体高频振动产生无数微小的气泡,再立即使其破裂,这个短暂的过程,会产生强烈冲击力,将物体表面的污渍、油脂撞击并剥离下来,达到高效清洁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种特殊声波属于次声波 B. B超也是应用这种特殊声波 C. 这种特殊声波响度很大,所以人耳听不到 D. 人耳能听到这种特殊声波 5. “天宫课堂”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如图所示,电视机中正在播放航天员开设的精彩太空科普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航天员的声音是通过超声波的形式传回地球的 B. 回看时用倍速播放,声音会变尖是因为改变了声音的音色 C. 航天员的声音在空间站内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 D. 彩色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6.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现象与此原理不同的是( ) A. 镜花水月 B. 如影随形 C. 一叶障目 D. 坐井观天 7. 周末琴琴同爸妈一起逛商场,在商场楼下过道上看到一个超大平面镜,走近镜面,发现如图所示的奇特场景。像这样多次反复成像所需要的平面镜至少( ) A. 1块 B. 2块 C. 3块 D. 4块 8.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词歌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词歌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能量 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响度大 C.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调未变 D. “人面桃花相映红”中的“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9. 如图所示描述了成语“杯弓蛇影”的故事情景: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酒客以为杯里有蛇。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下列关于“蛇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蛇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酒客看到墙上的弓是由于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C. “蛇影”和弓的大小相等 D. “蛇影”是实像 10. 如图所示,为了让反射光可以照射到墙上的A点,下列办法可行的是( ) ①入射光线位置不变,平面镜向上平移一段距离; ②入射光线位置不变,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 ③入射角不变,入射光向左平移一段距离; ④入射点位置不变,入射光逆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 如图所示,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不到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小明做了以下一些动作:①保持直立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