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素养提升能力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8分) 一、阅读小宇的自然观察笔记,完成练习(21分) 观察对象:蜗牛 观察记录: 雨后的清晨,我在小区花坛边发现了几只蜗牛。它们背着浅棕色的“小房子”,壳上有螺旋状的花纹,一圈圈绕到顶端,特别有意思。蜗牛的身体软软的,爬行时会伸出两对触角———长触角顶端有小黑点,是它的眼睛;短触角用来感知周围的环境。 它们爬得很慢,每分钟大概只能移动3厘米。爬行过的地方,会留下一条亮晶晶的黏液痕迹,像撒了一层银粉。我蹲在旁边看了半小时,发现蜗牛遇到小石子时,会先伸出触角碰一碰,确认安全后再慢慢爬过去;如果触角碰到尖锐的东西,就会立刻收缩,停顿几秒换个方向。 蜗牛喜欢吃新鲜的菜叶,我放了一片生菜叶在旁边。没过多久,一只蜗牛爬过来,先用小嘴啃出一个小洞,然后一点一点扩大范围,边吃边分泌黏液,好像在“消化”菜叶纤维。到了中午太阳变晒时,它们就会躲进花坛的草丛里,避免身体失水。 1. 用“√”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6分) 蜗牛(wō wā) 触角(chù chǔ) 分泌(mì bì) 停顿(dùn tún) 尖锐(ruì yuì) 收缩(suō sōu) 2. 根据观察笔记,补充蜗牛的特点(6分) 观察角度 特点 外形 ①背着浅棕色螺旋壳;②_____;③_____ 行动 ①_____;②遇到障碍物会试探或换方向;③_____ 习性 ①_____;②_____;③怕晒,太阳烈时躲进草丛 3. 小宇的观察笔记中,有两处体现了“连续细致观察”,请用“_____”画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4. 结合观察笔记,补充“动物之家”相关内容(5分) (1)蜗牛没有固定的“家”,常生活在_____(填环境特点)的地方。 (2)完善成语: 兔死_____悲 _____穴来风 蛛丝_____迹 蜂_____蝶阵 百_____争鸣 二、阅读自然观察随笔,完成练习(17分) ①清晨漫步公园,远远望去,成片的牵牛花像紫色的瀑布从花坛边缘垂落,在微风中轻轻晃动。②走近细看,每一朵牵牛花的花瓣都像小喇叭,边缘带着淡淡的白边,花蕊是嫩黄色的,藏在花瓣深处。③抬头仰望,几只白鹭掠过湖面,翅膀划过水面,留下一圈圈涟漪,很快又恢复平静。 1. 随笔中描写了三种事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观察顺序是_____→_____→_____(5分) 2. 有同学认为第①句中的“垂落”换成“掉落”更好,你怎么看?为什么?(5分) 3. 补全对话,参与讨论(7分) (1)第②句对牵牛花的描写,让我想起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中的“ , ”,描绘了乡村春日的生机。 (2)第③句对白鹭的描写,让我想起杜甫《绝句》中的“ , ”,展现了动静结合的画面。 (3)这两段描写告诉我们:观察事物时, ,才能发现更多细节之美。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27分) 三、阅读法布尔的《蝉的幼虫》(节选),完成练习(14分) 蝉的幼虫生活在地下,通常要待上两三年,甚至更久。它们在地下挖掘隧道,隧道的深度不一,最深能达到一米。隧道的墙壁很光滑,是幼虫用身体分泌的黏液涂抹过的,这样能防止泥土坍塌。 幼虫准备出土时,会先在地面上挖一个小洞口,只留一层薄土遮住。等到天气温暖、湿度适宜的夜晚,它们就会顶开薄土,慢慢爬出地面。刚出土的幼虫身体是乳白色的,翅膀还没展开,像小虫子一样。它们会爬到附近的树干或草茎上,停下来不动———这是要“蜕皮”了。 蜕皮时,幼虫的背部会先裂开一道缝,头慢慢从缝里钻出来,接着是胸部和腹部,最后是翅膀。整个过程要持续一个多小时。蜕皮后的蝉,身体逐渐变成黑色,翅膀也慢慢展开、变硬。等到翅膀完全干燥,它们就可以飞翔,飞向树梢,开始成虫的生活。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