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8472

5.3 二氧化碳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1次 大小:7085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二氧化碳,导学案,学生,教师,2025-2026,学年
    5.3 二氧化碳 知识点一 二氧化碳的性质 物理 性质 色、 气味的气体, 溶于水,密度 于空气;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固态二氧化碳——— ” 化学 性质 ①不能燃烧,也不 燃烧 ②不能供给 ③能参与 作用 ④与水反应:CO2+H2O===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 ;碳酸易分解:H2CO3=== ⑤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 ⑥能与炽热的碳反应:CO2+C ,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知识点二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试剂 与大理石(或石灰石) 实验原理 实验装置 二氧化碳密度 于空气,可溶于水且易与水发生反应,因此一般采用 法收集 实验步骤 ①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 ; ②将大理石(或石灰石)装入锥形瓶; ③从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目的是 ; ④收集气体,检验和验满 检验和验满 ①检验: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 ,证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②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 ,说明气体已收集满 知识点三 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 二氧化碳的用途。 性质 对应用途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灭火 光合作用的原料 气态肥料 干冰升华吸热 舞台云雾、人工增雨、制冷剂 与其他物质反应 化工原料 2.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虽然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但它不能供给呼吸,所以人在二氧化碳浓度偏高的环境中,会感到气闷、头痛乃至窒息死亡。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经常通风。 3.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如果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 (1)危害:地球气温上升,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危及沿海城市,引起气候反常,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 (2)控制措施:发展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植树造林。 4.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1)自然界CO2的产生途径:人类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动植物残体被微生物分解;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 (2)自然界CO2的消耗途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重难点一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不可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可溶于水,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可用来鉴别 CO2。 [跟踪训练]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 B.二氧化碳无色无味 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 D.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重难点二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确定制取气体时采用的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2)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是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一般分为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如氧气、氢气等。 [跟踪训练]2.在实验室利用以下装置制取CO2气体。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收集装置一般选用_____(填字母),是因为二氧化碳_____的性质。 (2)验证产生的气体是否为CO2的方法:将生成的气体通入_____,若_____,证明是CO2。 (3)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把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若木条熄灭证明已经集满。 基础巩固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是因为它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B.二氧化碳能用于制汽水,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 C.干冰能作制冷剂是因为干冰升华能吸收大量的热 D.二氧化碳能作气体肥料,是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下图为教材中的某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 ) A.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B.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C.探究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D.探究水的组成 3.化学研究物质性质的目的是更好地将物质应用于生活,性质决定了用途。下列用途中只利用了二氧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