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8502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2次 大小:9401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师,九年级,学科,学年,2025-2026,燃烧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知识点一 物质燃烧的条件 1.物质燃烧需要的条件。 (1)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2)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的最低温度)。 2.着火点与可燃物的种类、状态,以及大气压强等因素有关。 3.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4.自燃: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动燃烧。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没有及时散开,造成热量积累,最终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便会自动燃烧。 知识点二 灭火原理 1.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灭火事例 灭火方法 灭火原理 森林或草原着火 将火蔓延线路前面的树木或草清除 燃烧物与其他可燃物隔离或清除可燃物 油锅着火 用锅盖盖灭 使燃烧物隔绝空气(或氧气) 酒精灯打翻着火 用湿抹布盖灭 住宅失火 用高压水枪灭火 使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2.安全标识与常见灭火器。 (1)安全标识。 (2)常见灭火器。 灭火器类型 灭火原理 适用范围 泡沫灭火器 喷射带水渍泡沫的二氧化碳,在燃烧物表面形成隔绝空气的水膜 用于扑灭木材、棉布及可燃油的失火 二氧化碳灭火器 液态二氧化碳喷出后汽化,能降温和隔绝空气 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发生的火灾 干粉灭火器 由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小苏打粉,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灭火 可用于扑灭一般火灾及油、气燃火   知识点三 燃烧、缓慢氧化、爆炸和自燃 1.区别。 比较项目 条件 反应程度 反应现象 联系 燃烧 见知识点1 剧烈 发光、放热 它们的本质都是氧化反应,都会放出热量 缓慢氧化 跟氧气接触,发生反应 缓慢 放热 爆炸(化学变化) 在有限空间里的急速燃烧 非常剧烈 发光、放热、爆炸 自燃 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来不及散失,温度达到着火点 剧烈 发光、放热   2.爆炸极限。 易爆的可燃物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遇到明火就会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作爆炸极限。 重难点一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 1.燃烧条件的探究,属于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一般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这类探究实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分析中牢牢抓住“燃烧的三个条件”和实验中的变量。 2.灭火原理:破坏燃烧的任意一个条件。 [跟踪训练]1.燃烧是人类很早就利用的化学反应,进行燃烧运用和控制的研究意义重大。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控制燃烧条件可以有效防火、灭火 B.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一定会燃烧 C.燃烧和爆炸都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 D.增大氧气的浓度能够促进可燃物燃烧 重难点二 燃烧、灭火及安全知识 1.知道一些特殊环境下灭火的方法。 2.了解常用的火灾自救方法,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等。注意不能打开门窗,以免使火势加大并蔓延。 3.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一般不会改变。 [跟踪训练]2.“生命宝贵,安全第一”。下列情况的灭火方法或原理错误的是( B ) 选项 实例 方法 原理 A 森林发生火灾 开辟隔离带 隔离可燃物 B 家用电器着火 用水浇灭 降低温度 C 酒精洒在桌上起火 用湿毛巾盖灭 降低温度,隔绝空气 D 图书馆图书失火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降低温度,隔绝空气 基础巩固 1.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可燃物的是( B ) A.大理石      B.小木条 C.玻璃 D.细沙 2.下列对“火上浇油”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A.增加可燃物,使燃烧更旺 B.增大氧气浓度,使燃烧更旺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使燃烧更旺 D.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旺 3.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 ℃,蜡烛的火焰由气态蜡烛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280 ℃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A ) A.气流吹走可燃物 B.降低温度至着火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