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8519

第三章《物态变化》--期中单元专题复习(原卷版 解析版)

日期:2025-10-2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9次 大小:53466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章,物态变化,期中,单元,专题,复习
    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估计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 B.人体的正常体温是42℃ C.云南夏季某晴天的午后室外温度是10℃ D.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是25℃ 【答案】D 【知识点】常见物体的温度 【详解】A.加冰的橙汁是冰水混合物,温度应维持在 0℃左右,不可能达到 - 10℃。故A不符合题意; B.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42℃已是严重高烧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云南夏季午后阳光强烈,室外温度通常在 30℃以上,10℃过于凉爽不符合实际。故C不符合题意; D.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一般在 22-26℃之间,25℃是理想的舒适温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根据下表的数据,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汞 ﹣39 357 铅 327 1740 A.80℃的酒精是液态 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汞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C.-39℃的汞可能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铅在500℃时是固态 【答案】C 【知识点】温度计的选择、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 【详解】A.酒精的沸点是78℃,所以,80℃的酒精是气态,故A错误; B.由于汞的熔点为﹣39℃,当气温接近-50℃时,水银已凝固,所以,不能选用汞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故B错误; C.汞的熔点是-39℃,该温度的水银可能是固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或液态,若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故C正确; D.铅的熔点是328℃,在500℃时,已经全部熔化,是液态,故D错误。 故选C。 3.2025年初,我国科学家在天宫空间站首次制出工业级铌合金,其熔点超过2400℃。在太空中利用激光精确加热悬浮的铌合金颗粒使其转变为液态,液态金属能凌空漂浮,避免了金属与容器接触可能产生的污染,使材料纯度得以提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铌合金属于非晶体 B.在制备过程中铌合金颗粒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 C.温度为2000℃时,铌合金为气态 D.液态金属凝固成铌合金的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熔化的概念及现象、熔化与凝固的吸放热、熔点和凝固点 【详解】A.因为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题目已知铌合金有熔点,所以铌合金属于晶体,故A错误; B.在制备过程中,铌合金颗粒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而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故B错误; C.铌合金熔点超过2400℃,而2000℃低于其熔点,此时铌合金为固态,故C错误; D.液态金属凝固成铌合金的过程是凝固过程,凝固过程不断放出热量,故D正确。 故选D。 4.如图甲所示,将1600℃的铁水抛向高空,化为漫天华彩,遍地生金,这是来自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表演技艺———打铁花”的浪漫;小明通过网上查阅了解到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关于“打铁花”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打铁花时所用到的铁是晶体 B.打铁花的过程中,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 C.在图像的BC段,铁水仍然持续吸收热量 D.满天飞舞的铁花还在继续熔化 【答案】D 【知识点】熔化与凝固的吸放热、熔化和凝固的图像、凝固的概念及现象 【详解】A.由图乙可知,铁在熔化时温度不变,有固定的熔点,说明铁是晶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打铁花的过程中,铁先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固态,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图像的BC段,铁处于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满天飞舞的铁花放出热量,发生凝固,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5.纸的着火点大约是183℃,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500℃,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用纸做的锅装上适量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水烧开了,而纸锅不会燃烧;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