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8817

第十课 课时1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课件 讲义)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日期:2025-10-27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1次 大小:25204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十,统编,法律,必修,选择性,编版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课时1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新课导航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概述公民的诉讼权利,熟悉公民获得法律援助的渠道 1. 了解当事人享有的基本诉讼权利。2. 懂得诉讼的基本程序。3. 知道法律援助的类型与程序 一、诉讼权利面面观 1. 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 (1) 适用条件:当事人因身陷纠纷而参与诉讼时,很可能面临缺乏法律知识与技能、无暇参加诉讼活动等问题。 (2) 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的主要职责 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当事人合法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理。 2. 申请回避的权利 (1) 适用条件:依据诉讼法规定的回避制度,当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具有法律规定不宜参加案件审理或有关诉讼活动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其退出诉讼。 (2) 意义:有利于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消除当事人的疑虑,增加裁判的正当性。 3. 上诉的权利 (1) 适用条件:我国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除特殊情况外,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便告终结。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裁判,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 (2) 上诉权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重要诉讼权利,是否提出上诉,完全由当事人自主决定,他人不得限制或干涉。 请评析:公民对一审判决不服的,任何时期都可以提起上诉。 提示:上诉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提起的,如果不及时提起,一审裁判就会生效,当事人就会失去上诉权。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不服判决和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分别为15日和10日;在刑事诉讼中,不服判决和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分别为10日和5日。 二、寻求法律援助 1. 法律援助的必要性 在生活中,一些公民受经济条件或其他因素影响,难以在诉讼过程中充分行使诉讼权利,从而可能丧失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宝贵机会。 2. 法律援助制度 (1) 性质:法律援助是国家为保护和促进人权而建立的一种无偿法律服务制度。 (2) 法律援助的范围 ①在民事和行政纠纷中,经济困难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确认劳动关系或支付劳动报酬等事项,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咨询或代理服务。涉及维护英雄烈士人格权益或因见义勇为行为主张相关民事权益等情形的,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不受经济困难条件的限制。 ②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对于因经济困难而没有委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或部分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也可以经法定程序,由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为其进行刑事辩护或代理。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的,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提出。 (3) 法律援助的程序与要求 ①审查: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 ②处理: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告知理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不得收取任何财物。 议题探究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情境创设] 情境一 16岁的小边涉嫌多次盗窃被拘留。开庭审理前,小边提出委托自己在大学读书的哥哥为自己辩护。 情境二 葛老汉平整宅基地时用推土机把邻居王大妈家宅基地的一角推掉十余立方米土方,并将推出的位置占为己有。王大妈多次要求葛老汉退还多推出的地方,村干部也屡次做工作,都被葛老汉拒绝。王大妈遂告到法院。在诉讼过程中,王大妈无意间发现审理此案的法官是葛老汉的大侄子,遂要求换法官。 情境三 尚某的父亲开了一家小饭馆,生意十分红火。一天,区卫生局来检查卫生,以厨房不符合卫生标准为由,没收了卫生许可证,并罚款1 000元。尚某的父亲对这一行政处罚不服,起诉到法院。法院一审认为卫生局的处罚过重,判决将罚款数额减为800元。但尚某的父亲认为自己根本不该受罚,因此不服一审判决,要求重新审理。 根据上述材料,探究议题: 根据我国的现行法律,以上三人的请求能获得准许吗?为什么? 提示:以上三人的请求均能获得准许。①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