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灯 光 *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8 灯光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出现在千家万户,出现在大街小巷,我们平时并是不特别注意它。本课作者王愿坚却对灯光有着特殊的感受,因为在他的经历中,发生过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他笔下的《灯光》,去感受一名战士内心对灯光的向往。 王愿坚:(1929—1991),中国电影编剧、作家。1944年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参加八路军。1956年至1966年,参加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 主要作品:《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足迹》《路标》等。 作者简介 预习资料速查 初读课文 思考: 1. 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课文哪部分是写现在,哪部分是写往事? 火眼金睛认生字 噢 豫皖苏平原 围歼 郝副营长 倚着 电钮 璀 璨 黑魆魆 千钧一发 憧 憬 jūn chōng jǐng ō wǎn jiān hǎo yǐ niǔ cuǐ càn xū 卷 dàn(子弹)(弹尽粮绝) tán(弹力)(弹冠相庆) juàn(试卷)(手不释卷) juǎn(烟卷)(卷土重来) 弹 中 zhōnɡ(中间)(中流砥柱) zhònɡ(击中)(中规中矩) 多音字 璀璨———( 黯淡) 茂密———( 稀疏) 暴露———( 隐蔽) 挺近———( 撤退) 聚精会神———( 心不在焉) 反义词 照———( 照射)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宏伟———(雄伟) 千钧一发———(危如累卵) 茂密———( 茂盛) 震天动地———( 惊天动地) 注释———( 凝视) 微弱———( 微小) 猛烈———( 强烈) 憧憬———(向往) 近义词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的,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互动课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现在 现在 倒叙开头 首尾呼应 “灯光”为主线 往事 聚焦“灯光” 自主学习 围绕“灯光”展开自读,找出描写“灯光”和“火光”的语句,想一想每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对这些句子进行批注,写出感悟。 面对这样的灯光,你会发出怎么感叹呢? 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宏伟建筑,令人心头光明而又温暖。 思考:看到广场上千万盏灯,作者有怎么的感受? 为什么作者心头感受到了“光明”而又“温暖”? 第一次出现。“我”欣赏天安门广场美丽的夜静时听到的赞叹,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豫皖苏平原 指河南、安徽、江苏接壤的大片土地。 围歼战 把敌人包围起来加以歼灭的战斗。 交通沟 阵地内供交通联络的壕沟。 书上插图中的灯光 羡慕、渴望 此时的郝副营长可能在沉思什么? “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突然,他凑到我的耳朵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我不由得一愣,摇了摇头,说:“没见过。”我说的是真话。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真的没见过电灯。 “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品读释疑 郝副营长希望祖国下一代孩子能在电灯下学习,过上幸福生活。这就是他在战斗中能英勇献身的伟大动力。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这是第二次出现“多好啊”的感叹,说这句话的是郝副营长,这是它对书中图画上生活的赞美。战争时期,条件极其艰苦,很多人没见过电灯,郝副营长也没见过,他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下看书学习深感羡慕。这句“多好啊”道出了郝副营长美好的心愿,他希望祖国的下一代也能在灯下学习,有优越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