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3561

期中冲刺(必背知识点 考点精讲 重难点突破 易错避雷 模拟试题)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日期:2025-10-2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3次 大小:17546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期中,模拟试题,上册,九年级,人教,学年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必背知识点 2 第十三章:内能 2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3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4 考点精讲 5 考点1: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判断 5 考点2:比热容计算与现象解释 6 考点3:热机四冲程判断与能量转化 7 考点4:串并联电路识别与故障分析 8 考点5:电流表使用与读数 9 重难点突破 10 难点1:比热容实验探究(控制变量法应用) 10 难点2:热机效率计算(有用功与总功的区分) 11 难点3:串并联电路识别与设计(实物图连接) 12 易错点避雷手册 13 期中模拟试题 14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题 3 分,满分 36 分) 14 二、填空题(共 8 小题,每题 2 分,满分 16 分) 17 三、实验题(共 2 小题,满分 20 分) 18 四、计算题(共 2 小题,满分 28 分) 19 必背知识点 第十三章:内能 1.分子动理论 物质由大量分子、原子构成(如花香扩散说明分子在运动)。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如热水中红墨水扩散更快)。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固体难被拉伸是引力,难被压缩是斥力)。 2.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 影响因素:温度(温度越高,分子动能越大,内能越大)、质量(质量越大,分子数量越多,内能越大)、状态(如冰熔化为水,内能增加)。 改变方式: 做功:能量转化(如摩擦生热是机械能→内能,气体膨胀做功是内能→机械能)。 热传递:能量转移(条件:存在温度差;方向:从高温物体到低温物体,如冬天手捂热水袋)。 3.比热容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表示物质吸热能力的物理量)。 单位:J/(kg ℃),水的比热容为4.2×10 J/(kg ℃)(最大的液体比热容,常用于做冷却剂)。 公式:Q=cmΔt(Q为热量,c为比热容,m为质量,Δt为温度变化量)。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1.热机 定义: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如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 内燃机四冲程(以汽油机为例): 冲程 进气门 排气门 活塞运动方向 能量转化 吸气冲程 开 关 向下 无(吸入汽油和空气混合物) 压缩冲程 关 关 向上 机械能→内能 做功冲程 关 关 向下 内能→机械能(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 排气冲程 关 开 向上 无(排出废气) 一个工作循环:4个冲程,飞轮转2圈,对外做功1次。 2.热值 定义:单位质量(或体积)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燃料的特性,与质量、燃烧是否充分无关)。 单位:固体/液体为J/kg,气体为J/m 。 公式:Q放=mq(m为质量,q为热值)或Q放=Vq(V为体积)。 3.热机效率 定义: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η=W有/Q放×100%,η始终小于1)。 提高方法:减少废气带走的能量(如安装废气涡轮增压)、减小摩擦(加润滑油)、使燃料充分燃烧(优化喷油嘴)。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1.电路组成与状态 基本组成:电源(提供电能,如电池、发电机)、用电器(消耗电能,如灯泡、电阻)、开关(控制电路通断)、导线(连接元件,传导电流)。 三种状态: 通路:电路闭合,用电器工作(如开灯后灯泡发光)。 断路(开路):电路断开,无电流(如灯丝断了,灯泡不亮)。 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电源正负极直接相连(会烧坏电源,甚至引发火灾,需避免)。 2.电流 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与负电荷移动方向相反)。 单位:安培(A),常用单位有毫安(mA,1A=10 mA)、微安(μA,1A=10 μA)。 测量工具:电流表(符号A),使用规则: 串联在电路中(不能并联,否则短路)。 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反接指针反向偏转)。 不能超过量程(超量程指针打弯,损坏电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