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1-4单元统考练习题 答卷时间:90分钟 一、书法展示。请正确、工整、有一定速度地抄写下面句子 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_____ 二、请认真拼读,并把汉字工工整整地写下来 1.在páo xiào( )的洪水中,木桥shēn yín( )着,老支书沉着地指挥村民逃生,自己却被洪水吞没。 2.屋外寒风呼啸,xiōng yǒng péng pài( )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3.火星是一个非常gān zào( )的星球,上面yǎng qì( )含量极少,磁场非常弱。 三、判断题。(正确的涂“√”,错误的涂“×”) 1.“cǔi”这个音节中声调的标注位置是正确的。( ) 2.“裁、屉、困”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 3.“没有、淹没、没收”这三个词中带点字的读音是不一样的。( ) 4.“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 5.“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暖”字写出了当时天气很温暖。( ) 6.学习《穷人》一课,我们关注写桑娜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内容,可以感受到她对丈夫的担忧、体贴,以及对邻居的关心。( ) 7.从《桥》一文“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面对如此大的洪水,老汉已经吓呆了。( ) 8.“有目的地阅读”常用的方法有:浏览课文、寻找中心句、圈画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查找资料等。( ) 9.小说常借助环境描写来突显人物形象。( ) 10.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也需要逐字逐句地读。( ) 四、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涂■) 1.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枯(gū)萎 B.目瞪(dèng)口呆 C.技高一筹(cóu) 2.“废”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部,再查_画。( ) A.广 5 B.发 3 C.广 6 3.与“别出心裁”一词意思不一样的选项是( )。 A.独创一格 B.千篇一律 C.与众不同 4.“望着老班长那十分_____的脸,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这一句中可填最恰当的词语是( )。 A.严峻 B.严厉 C.严重 5.“我嘛……缝缝补补……”这句话中省略号的用法是( )。 A.表示内容的省略 B.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C.表示话题的转换 6.“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这句话属于( )。 A.动作描写 B.心理描写 C.环境描写 7.《七律·长征》中说“飞夺泸定桥”一事的诗句是( )。 A.金沙水拍云崖暖 B.大渡桥横铁索寒 C.乌蒙磅礴走泥丸 8.下列不属于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是( )。 A.《战争与和平》 B.《爱的教育》 C.《复活》 9.《童年》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 A.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 B.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C.苏联作家高尔基 10.下面对课文《金色的鱼钩》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题《金色的鱼钩》既是行文的重要线索,又彰显了课文的主旨 B.课文用简短的外貌描写塑造了一位吃苦耐劳的革命老战士形象,一个“老”字体现了战士们对他的亲近之情。 C.文中重点记叙了“我”与老班长的三次对话。 五、请把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起来 《小英雄雨来》—雨来 不徇私情 《穷人》—桑娜 勤劳善良 《桥》—老汉 机智勇敢 《童年》—阿廖沙 坚强勇敢 六、请按要求写句子 1.“红军不怕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只看作平平常常的事”,对应的诗句是:_____ 2.西蒙用旧头巾包住了两个孩子的小脚。 改为“把”字句: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 3.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缩句:_____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惊叹。 改为感叹句:_____ 七、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等闲识得春风面,_____。 2.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 3.古往今来有许多人用诗句来表达爱国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