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4062

《中外历史纲要》(上)高一开学第一课导言课(共20张PPT)

日期:2025-11-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212113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中外历史纲要,高一,开学,一课,导言,20张
  • cover
(课件网) 一、何谓历史? 从一个争议说起: 洛阳市隋唐史学会发布声明表示,《长安三万里》的部分情节与史实不符,极易误导观众,要求主创团队道歉。 学会指出,杜甫早年生活在洛阳,李白与杜甫第一次相逢也在洛阳,并非影片当中的长安;“一日三绝”发生在洛阳天宫寺,并非影片中的扬州;救下郭子仪的是李白,也并非影片当中的高适。 洛阳市隋唐史学会是不是多管闲事?据此你如何理解“历史”? 歷 史 历,过也。从止厤声。郎击切。 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许慎《说文解字》 一、何谓历史? 历者,过也(人类的经历、足迹) 史者,记事者也。(记录者,人类足迹的记录) ———许慎《说文解字》 简单来说,过去发生的一切都是历史 六个要素: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结果。 史实 史实 历史解释 背景、特点、影响、意义、比较、评价 通常我们所使用的“历史”一词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过去发生过的事件,一是指我们对过去事件的理解和叙述。 ———何兆武《历史与历史学》 一、何谓历史? 所谓“历史”,主要包含三层含义: 一、过去发生的事件与过程【史实】,即客观历史本身。 二、有关过去的记录与研究【史料】,即历史著述,经过人脑的思考、加工而形成的主体化的历史【主观性】。 三、指一门学科或者专业,即历史学。 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 ———葛剑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教授) 一、何谓历史? ①一手史料(原始文献):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能反映历史真实的材料。 ②二手史料: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一般带有作者的主观意见 1)按史料的类型 ①实物史料 遗迹、遗址、遗物等:古代建筑、家具、衣物、钱币、老照片…… ②文献史料 公私文书、档案、文集日记、报刊杂志、书信…… ③口述史料 神话、传说、故事、回忆录、对话录、访谈录…… 二手史料 (主观) 课本 报刊 历史文献 历史题材影视 一、何谓历史? 1.个人:修养、气质;明智、做人等 2.民族:文化、精神、凝聚力、地位等 3.国家:借鉴、资政、教化、前途等 4.学业:学考、高考基本要求 陈寅恪:如无史,何所鉴戒?何所取法?华夏民族无从因袭,将不复存在矣。 列宁:忘掉历史就历意味着背叛! 二、学史何意? 如果你觉得你的祖国不好,你就去建设它;如果你觉得政府不好,你就去考公务员去做官;如果你觉得人民没素质,就从你开始做一个高素质的公民;如果你觉得同胞愚昧无知,就从你开始学习并改变身边的人,而不是一味的谩骂,抱怨,逃离。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若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们便是唯一的光。 二、学史何意? 1.应试之需 新高考3+1+2模式(高二)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00分·原始分·分越高越好 高中 毕业需要(高一)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合格”即可 《中外历史纲要(上)》 高一必修·通史 (基础) 《中外历史纲要(下)》 3《文化交流与传播》 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二选择性必修·专题 (递进拓展) 二、学史何意? 历史学科 核心素养 2.素养之育 核心价值观 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核心理论 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核心思维 在特定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