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4206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课件 讲义)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日期:2025-11-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9606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制度,社会,国家,必修,选择性,编版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课 程 目 标 了解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渊源关系,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 知识奠基(快读教材,完成表格) 1. 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时期 背景 备注 中古前期 传统选官制度弊端 社会管理主要依靠教士和封建领主 中古后期 国王权力扩大,恩赐官爵制得到加强 近代前期 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先后形成个人赡徇制和政党分肥制 近代后期 工业革命发展需要 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 整体社会发展趋势 民众教育程度提高;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强烈 【归纳】文官制度首先在英国出现的原因 ①英国较早经历资产阶级革命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②出现早期启蒙思想。③书面考试在英国较早出现。④工业革命在英国最早开展和完成,推动了社会事务的扩大。 2. 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英国最早建立 18世纪初 萌芽:规定除大臣以外,其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 19世纪初 开始:设立常务次官(文官)的职位,不受党派影响 1854年 奠基:提出《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 1855年 机构:建立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 1870年 确立:规定文官职位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 其他国家 1883年 美国建立了文官制度 二战后 法国、德国和日本等最终建立 【概念】文官与文官制度 文官:也称“公务员”。广义泛指经过公开考试被政府择优录用,在行政机构中长期固定地担任文职工作并具有一定等级的工作人员。狭义专指其中的事务官。 文官制度:西方一些国家对公务员制度的一种称呼。二战后,一些国家将文官制度改为公务员制度。 【概念】政务官 与事务官相对。西方国家政府中由委任产生、随着政府的更迭而进退的高级官员。例如:英国内阁成员,美国总统、州长、议员及其他行政首脑有权任命的官员。不同于以前的封建官僚由君主指定并效忠君主,政务官是资产阶级代议制下不同政治集团利益的代表。他们负责制定国家政策,掌握国家的大政方针。 3. 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 考试录取 符合法律规定的公民,都可参加文官考试,成绩优异者录用 政治中立 文官不得以公职身份参与政治活动,必须忠实执行政务官的政策,完成本职工作 职务常任 不属于任期制,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 考核机制 文官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 影响 积极方面 ①规范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政治和管理的分离②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消极方面 ①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②文官人数膨胀,增加国家财政负担③文官层次越多,越影响政府工作效率 【拓展】认识文官的政治中立 政治中立原则是西方国家民主制度的必要补充。因为选民往往通过执政党的更替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愿望和利益要求,但执政党经常更迭容易引起国家政策的中断及政府机关工作效率的下降。文官政治中立就是为了消除以上弊端,保证政府政策及行政管理的连续性,提高工作效率。 核心探究 1. 【思考点】为什么说工业革命推动了文官制度的建立? 答案: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事务也日益繁杂,公共服务类的事务急剧增多,需要有学识、有能力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法治开始取代人治,对国家治理人才的要求已经逐渐摆脱党派利益之争。另外,平等参政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资产阶级也需要扩大统治基础。 2. 【学习之窗】 1. 通过建立适当的考试系统,选拔能干的人才从事公共服务。2. 成绩突出的公共服务人员可以得到晋升,能够胜任工作的人员可以得到最高奖励,以此鼓励公共服务人员勤勉的工作态度和进取心。[《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1854年)] 阅读史料,想一想:这份报告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从史料中可知,这份报告是为建立常任文官制度而作,目的是选拔能够胜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