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4218

第7课 子目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课件 讲义)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日期:2025-11-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6763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制度,历史,社会,国家,必修,选择性
    子目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知识奠基(快读教材子目三,完成表格) 干部制度 继承 沿用民主革命时期的统一管理的干部制度 发展 建立统一领导和管理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 完善 改革开放后,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 趋势 中共十八大以来,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原则 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 公务员制度 开始 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随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建立 形成 2005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发展 考试录用的规模和范围在不断扩大,公务员素质不断提升 【概念】党管干部原则 我国干部人事制度中体现政治特色的核心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指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工作,制定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党内法规等,对各级各类干部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和有效监督,指导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 【拓展】新中国成立后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①不搞政治中立,始终与中共中央保持一致。②坚持党管干部原则。③不搞“两官分———,即没有政务官和事务官的划分。④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 【拓展】我国实行公务员制度的意义 ①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供组织保证。②对国家机关的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建设起促进作用。④逐步提高公务员的素质。③为国家机关的廉政建设、公务员依法行政提供了有效保障。 核心探究 1. 【探究】新中国初期干部管理 文件 对干部工作的相关规定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草案) 》(1951年) 党在学习问题上的任务,就是彻底……就是领导全体党员在统一的制度下……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系统学习 《关于政府干部任免手续的通知》(1953年) 今后凡属中央人民政府或政务院任免范围的干部,在中央人民政府或政务院任免之前,仍需按党内管理干部的规定经过审批 《关于一九五三—一九五四年干部理论教育的指示》(1953年) 要求全党主要干部都能有系统地了解苏联实现国家工业化、农业合作化和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 根据史料,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建设的特点。 答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加强制度建设;重视提升干部经济管理水平。 2. 【探究】新时期的公务员制度 我国传统干部人事制度创立于民主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情发展变化,干部老龄化、文化素质较低、不利于专门化管理等问题逐渐显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需要担任更多的服务角色,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与此同时,政府派遣了大批人员考察包括公务员制度在内的西方的政治制度。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颁布标志着公务员制度进入全面成熟的阶段。(解舒晴《中美两国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 根据史料,概括推动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因素,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的影响。 答案:因素: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的局限;适应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需求;新时期政府职能扩大的需要;党和政府对改革人事制度的重视;学习借鉴西方制度。 影响:标志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公务员政治、文化素质不断提升,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活力。 3. 【思考点】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建立公务员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①是加强干部人事工作法制化建设的根本措施,是中国干部人事制度从人治走向法治的重要开端。②有利于形成用人机制,促进了人才选拔和使用的科学化;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政府的行政能力建设。③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建设。 4. 【学思之窗】公务员法 第四章 录用 第二十三条 录用担任一级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