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5234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1878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
  • cover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万物有灵·校园自然频道”征集令 一、单元目标与内容分析: (一)核心素养定位: 语言运用:通过撰写解说词、观察日记等活动,学习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自然变化,提升表达精准性和感染力。 思维能力:在连续观察中培养逻辑推理、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形成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路径。 审美创造:发现自然万物的动态美与细节美,尝试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介创造性呈现观察成果。 文化自信: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传承观察自然、记录自然的优良传统。 (二)教材内容整合: 《古诗三首》:作为“经典解说词范本”学习,聚焦诗人如何用精炼语言捕捉自然瞬间(如“露似真珠月似弓”的镜头感)。 《爬山虎的脚》:作为“植物纪录片脚本”分析,学习叶圣陶如何通过时间推移和细节特写(如脚的变化)展现生命过程。 《蟋蟀的住宅》:作为“昆虫世界建造记”解说词,体会法布尔拟人化表达的科学性与趣味性。 口语交际:升级为“栏目策划会”,讨论如何保护视力以保障高质量观察拍摄,学习有序讨论与补充发言。 习作:定位为“自然影像日记”创作,整合连续观察记录与生动解说,形成频道供稿。 《语文园地三》:作为“解说词素材库”,积累气象谚语、动物住所等精准词汇。 2.跨学科融合科学:记录动植物生长数据,绘制变化曲线图,理解自然规律。 信息技术:使用手机或平板拍摄延时摄影、微距视频,积累影像素材。 艺术:为日记配图、设计频道Logo,增强视觉表现力。 (三)学情诊断: 已有基础:三年级已初步学习观察记录,能简单描述事物特点;对视频、纪录片形式熟悉且兴趣浓厚。 认知难点:将连续观察系统化、条理化,并用专业术语准确表达;解说词写作中兼顾科学性与文学性。 兴趣点:扮演“小编导”“观察员”角色,参与真实项目创作。 二、单元主题与情境设计: (一)大主题提炼:“万物有灵·校园自然频道”征集令 以创建班级自然频道为核心任务,引导学生像纪录片工作者一样,发现、记录、解说校园自然奥秘。 强调“观察为基、表达为用”,在真实项目中培养语文综合素养。 (二)真实情境创设: 任务型情境:全体同学受邀成为校园自然频道的“特约小编导”和“现场观察员”。频道急需一批高质量的自然纪录片解说词和观察影像日记,用于首播季内容。同学们需组建制作团队,选择观察对象(如爬山虎、蟋蟀、秋叶、月亮等),进行为期一周的连续观察与记录,最终提交的成果将汇编成《校园自然纪录片》合辑,在班级“首映礼”上展播。 三、单元导图: 四、任务群活动设计: 任务层级 核心目标 活动示例 青铜任务 (方法探究) 1.掌握观察类高频字词。 2.梳理观察顺序与脉络。 3.感知准确生动的表达方式。 4.分析连续观察的方法。 5.学习多角度观察技巧。 6.体会细致描写的表达效果。 1.制作“观察密码卡”:整理“逐渐”“一顺儿”等精准副词,标注词性与适用场。 2.绘制《爬山虎的脚》攀爬过程立体模型,用箭头标注生长顺序,并配以文字说明。 3.开展“词语擂台赛”:对比《蟋蟀的住宅》中科学观察与文学表达的词语,小组竞赛说出更多类似词汇。 4.解密“观察秘籍”:分组梳理不同文体中的观察方法(古诗凝练观察、现代文连续观察),制作对比海报。 5.开展“校园寻宝”活动:用放大镜、手机广角镜头等工具,从俯视、仰视等多角度观察同一物体,并拍照记录。 6.举办“表达效果鉴赏会”:对比同一景物的平实描述与生动描写片段,小组讨论并投票选出更吸引人的表达。 黄金任务 (综合实践) 1.制定连续观察计划。 2.运用观察方法进行实践。 3.初步完成观察记录。 1.设计《我的观察方案》:包含观察对象生长周期预估、每日观察时段、文字、影像记录分工等内容。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