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5613

第16课 子目2 关税与个人所得税的起源与演变(课件 讲义)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日期:2025-11-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6次 大小:13148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社会,制度,国家,必修,选择性
    子目二 关税与个人所得税的起源与演变 知识奠基(快读教材子目二,完成表格) 中国关税制度 古代 ①国内关税与国境关税并立②享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 近代丧失收回曲折 ①鸦片战争后,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如西方列强获得协定关税权,并把持中国海关大权②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宣告关税自主③1928年,国民政府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之后关税自主权取得部分进展④1931年,开始取消国内关税,实行统一的国境关税 现代发展 ①新中国成立,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②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③198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强化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④1987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完善关税的基本制度 现代作用 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需要,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起到促进作用 个人所得税 ①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所得税条例,没有实施②1936年,国民政府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③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④1980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确立⑤作用: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 【概念】关税自主权 指一个国家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独立自主地处理有关本国海关税收事务的权力。一个国家完整的关税自主权一般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权力:独立自主地制定本国关税制度的权力;独立管理海关行政的权力;独立处理关税收支的权力。 核心探究 1. 【探究】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制度。中英《天津条约》规定:英国对中国出口商品,缴纳5%的关税和2.5%的子口税。1861年总理衙门统辖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在中国确立并合法执行,协定关税和外籍税务司制度为晚清殖民贸易提供了便利。(胡公启《晚清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的关系研究》)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晚清丧失关税主权的表现与危害。 答案:表现:协定关税与外籍税务司制度建立。 危害: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丧失了海关的独立管辖权,降低了对后来民族工业的保护功能;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2. 【历史纵横】晚清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 罗伯特·赫德,英国人。他于1854年来到中国,1863年正式担任海关总税务司,1908年离职回国。赫德担任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近半个世纪,任内创建了税收、统计、浚港、检疫等一整套海关管理制度和现代邮政系统。他把持中国海关大权,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英国等西方列强的利益。 你如何看待晚清英国人赫德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近半个世纪这一现象? 答案:需要辩证地看,一方面是中国关税主权遭到侵犯,是晚清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客观上也推动晚清海关的近代化历程。 3. 【探究】近代中国的关税体系 中国在沿海开放口岸逐渐设立起由外国人管理的西式新关,新设的海关和原有常关并存。之后,通商口岸的常关渐归新关管理。1927年以后,国民政府逐渐与列强签订关税自主新约。1928年,国民政府实行统税,在此前提下,1931年,国民政府陆续废除常关,海陆边关统一征税。由此意味着中国全国范围内统一型的、西式近代国境海关最终确立。(姚永超《论中国古代海关的起源、布局与体系演化》)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税关体系的变化,并简析其意义。 答案:变化:从传统税关体系向近代税关体系转变;从受列强控制到逐渐关税自主;从海关、常关并存到走向统一的海关。 意义:税关体系的近代化;维护了国家主权;保护了国内市场,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 4. 【探究】“改订新约”运动 1927年,刚刚成立的国民政府迫于经济上的需求,发起关税自主运动,广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