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6184

2025学年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综合提优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2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2938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综合,答案,试卷,提优,2025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2025学年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综合提优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20分) 秋雨后的公园格外清新。道路旁的梧桐树叶泛着yóu liàng( )的光泽,叶脉( )清晰可见,偶尔有几片带着秋意的叶子轻悠悠飘落,像在跳一支缓慢的舞。不远处的花坛里,几株月季还顶着jīng yíng( )的露珠,花瓣边缘微微卷曲,显得娇( )嫩又可爱。花坛边的石板路上,一只蜗牛正缓( )慢地爬行,它身后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似乎在记录自己的行程。我蹲下身仔细观察,发现它的触角一触到zhàng ài wù( ),就会立刻shōu suō( ),反应十分敏( )捷。这小小的生灵,对周围环境的gǎn zhī( )竟如此xì zhì( ),真让人惊叹! 1. 请给加点字注音。(5分) 2. 根据拼音,补全下面的词语,再规范地写在括号里。(12分) 3. 语段中“惊叹”的近义词有很多,请结合语境给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序号)(3分) A. 惊叹 B. 惊奇 C. 惊恐 D. 惊讶 (1) 看到魔术师神奇的表演,观众们都露出了( )的神情。 (2) 突然传来的巨响,让在场的人都感到( )不已。 (3) 他只用了半小时就解出了这道难题,老师对此十分( )。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8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叶柄(bǐng) 浑浊(zhuó) 倾斜(qīng) B. 吟哦(yín) 逊色(sūn) 挖掘(jué) C. 骤雨(zòu) 搜索(sōu) 抛弃(pāo) D. 蜗牛(wō) 枯萎(wěi) 弯曲(qǔ) 2. 下列关于“观察”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观察时可以调动多种感官,比如看颜色、听声音、闻气味 B. 观察事物只需关注整体,不需要留意细节 C. 观察日记要记录观察的时间、地点和事物的变化 D. 连续观察能发现事物在不同阶段的特点 3. 下列诗句中,蕴含“观察角度不同,结果不同”道理的是( ) A.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B.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D.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爬山虎的脚》中,作者从叶子、脚的样子和爬墙过程三方面介绍爬山虎 B. 《蟋蟀的住宅》赞扬了蟋蟀不辞辛苦、精心建造住宅的精神 C. 《暮江吟》描绘了秋天早晨江面上的美景 D. 《雪梅》通过梅与雪的对比,写出了两者的特点 三、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0分) 1. 气象谚语凝结着古人的生活智慧,如“夏雨少,_____”“立了秋,_____”;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用“_____,_____”告诉我们“旁观者清”的道理;白居易在《暮江吟》中用“_____,_____”描绘了暮江落日与新月初升的美景。 2. 农历八月,天气变化明显,大雁南飞预示着天气转凉,正如谚语所说:“_____,_____”;而“_____,_____”则提醒我们农历二月和八月天气多变,要注意增减衣物。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1.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 这两句诗中,作者把_____比作_____,把_____比作_____,生动写出了秋夜的柔和之美。(2分) (2) 读了这两句诗,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_____(2分) 2. 阅读下面句子,完成练习。(6分) 例:① 爬山虎的细丝碰到墙壁后,会紧紧贴在上面。 ② 爬山虎的细丝像顽皮的孩子,一碰到墙壁,就紧紧抱住它不放。 (1) 对比两个句子,句①的表达更_____(A. 平实 B. 生动),句②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让句子更有趣,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_____之情。(3分) (2) 仿照句②的写法,补充句子: 春风一吹,柳树的枝条就 (3分) 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10分)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