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6325

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197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 cover
六年级上册 27 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学目标: 1语言运用.快速默读,借助小标题,知道课文回忆了鲁迅的哪几件事,理清结构。 2审美创造质疑阅读,抓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结合资料,丰富鲁迅形象。 3思维能力.借助相关资料,从不同视角更全面地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质疑阅读,抓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结合资料,丰富鲁迅形象。 教学难点: 借助相关资料,从不同视角更全面地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六年级上册语文书、收集的有关鲁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聊已有收获, 走进晚年鲁迅。(2分钟) 1.回顾鲁迅印象。同学们,还记得第八本单元的主题吗?是走近鲁迅。在《少年闰土》中,我们走近身处宅院的少年鲁迅,了解了少年鲁迅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在《好的故事》里,走进44岁中年时期在黑暗的社会下生活的鲁迅,了解了中年鲁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本节课,我们将透过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继续走近晚年鲁迅,进一步丰富鲁迅形象。 3.齐读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师:在鲁迅先生去世九周年时,侄女周晔写了这一篇纪念他的文章。 4.了解周晔和鲁迅的关系。(出示ppt) 在周晔笔下,鲁迅又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走近文章去看一看! 知阅读任务,列小标题。(5分) 1.明确学习要求,齐读阅读提示。 2.师: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1)回顾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老师说) ①集中注意力、不回读,连词成句读。 ②带着问题读。 ③边读边圈画关键词句。 这篇课文很长,我们要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有目的地默读课文。 3.和以往的课文相比较,这篇课文的排列形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空行) 4.默读课文,列小标题,理清事件。 出示学习要求: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关于鲁迅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一个小标题。 指名生分享小标题,学生补充不同意见,师适时贴板书。)(两个生) 师小结:看来列小标题是有法可循的,可以抓住关键信息,用“缩短文字法”列出小标题。我们就把这篇长长的文章读短了。以后进了中学,还会遇到更长的文章,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读。 5.发现段落关系,果因和倒叙 师:第一部分和后面几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果因)(倒叙) 师:这篇文章采用了倒叙的方法,我们以后在写文章谋篇布局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样的写法。 三、细读课文,感受鲁迅先生形象。(20分) 1.出示饼状图 师:课前,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进行了自主学习,也提出了一些不理解的地方,老师看来预学单梳理了一下,同学们对笑谈碰壁这一件事,疑惑最多,特别不理解的是这句话“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我们就先来解决这个问题。 2.学习碰壁(幽默、乐观、坚强) 出示: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 请学生读句子。思考:鲁迅先生为什么说“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结合收集的资料,说说“四周黑洞洞的”是指什么,“碰壁"又是指什么。 明确:“四周黑洞洞的”指当时社会的黑暗;“碰壁"指鲁迅先生在与反动派作斗争时屡遭挫折和迫害。 师出示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鲁迅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再读句子。 小结:从鲁迅先生的语言描写中,感受到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用幽默的话语暗示自己的身世遭遇,显示出他对困难和敌人的轻蔑,体现了他的自信与乐观的精神。 四、结合资料,丰富鲁迅先生形象 1.回顾感悟人物形象的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在四、五年级时,学习过感受人物时候要抓住关键句,分析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可以体会人物的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