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8196

2.4《致云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225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致云雀,教学设计,统编,高中,语文,必修
  • cover
《致云雀》大单元情境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 “酣畅”“阴霾”“璀璨”“雕琢” 等重点词语,赏析诗歌 “密集比喻”(如 “像一片烈火的轻云”“像一滴晶莹的露水”)、“拟人呼告”(“你好呵,欢乐的精灵!”)与 “韵律交响”(双行押韵、节奏明快)的特点,把握雪莱浪漫主义诗歌 “热烈奔放、纯净灵动” 的语言风格,提升诗歌语言鉴赏与仿写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梳理 “云雀” 的多层象征(自然飞鸟、自由精灵、理想化身),分析诗人 “赞美 — 追问 — 向往” 的情感逻辑;结合雪莱的时代境遇与当下青年理想困境,深化对 “青春与理想” 的辩证认知,发展联想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诗歌 “灵动之美”(云雀的轻盈)、“诗意之美”(意象的纯净)与 “精神之美”(理想的炽热),体会浪漫主义文学 “以自然喻精神” 的审美特质,提升对 “理想美学” 的鉴赏力;结合自身理想,创作 “青春理想短章”,实现审美体验与自我表达的融合。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雪莱 “以诗歌为武器,追求自由与正义” 的人生选择,传承浪漫主义文学中 “向往光明、坚守理想” 的精神内核,将个人青春理想与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相连,增强文化自信与理想信念。 二、教学情境创设 延续大单元 “青春成长” 主线,设定核心情境身份 “青春理想追寻者”,任务为 “解码云雀歌声里的自由理想”。同学们将以这一身份研读《致云雀》,走进雪莱笔下的浪漫世界,读懂 “云雀” 背后 “挣脱束缚、拥抱自由” 的理想密码;再结合当下青年 “理想迷茫”“目标模糊” 等现实问题,撰写 “我的青春理想宣言”,实现 “诗歌理想精神” 与 “当代青春追求” 的跨时空对话,完善单元 “变革 — 奋进 — 奉献 — 坚守 — 理想” 的青春精神图谱。 三、教学课时安排 2 课时(衔接单元前四维度 ———《沁园春 长沙》的 “担当”、《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 “奋进”、《红烛》的 “奉献”、《峨日朵雪峰之侧》的 “坚守”,补充 “理想引领” 维度,凸显 “青春激扬” 不仅是行动与韧性,更是理想照亮前路的力量) 四、详细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感知 ——— 遇见云端的理想精灵 (一)情境导入:唤醒对 “理想” 的共鸣(5 分钟) 多媒体展示两组画面:一组是 19 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画作(雪莱肖像、云雀翱翔的田园风景),配文字 “1820 年,被流放的雪莱听见云雀歌声,写下这首献给理想的赞歌”;另一组是当下青年的 “理想瞬间”(实验室里专注研究的学生、舞台上追逐热爱的舞者、支教时与孩子互动的志愿者),配文字 “今天的我们,如何像云雀一样,让理想发出‘甜美的歌声’?” 提问引导:“雪莱说,云雀是‘欢乐的精灵’,它的歌声里藏着超越苦难的力量。今天,让我们以‘青春理想追寻者’的身份,走进《致云雀》,聆听这份穿越百年的理想之声。” (二)初读正音:把握诗歌的灵动节奏(10 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标注疑难字词(如 “酣畅(hān chàng)”“阴霾(yīn mái)”“璀璨(cuǐ càn)”“雕琢(diāo zhuó)”)与节奏停顿,借助工具书自主解决。 教师范读(配轻快的小提琴背景音),强调节奏特点:双行押韵(如 “精灵 — 欢欣”“高吟 — 降临”)、语速明快、停顿短促(如 “你好呵,/ 欢乐的精灵!/ 你从大地腾空而起”),重音落在 “欢乐”“高翔”“光明”“理想” 等关键词上,传递诗歌 “轻盈炽热” 的基调。 分层朗读:先集体齐读(感受韵律美),再分组轮读(每组读 2-3 节,比拼对 “灵动感” 的传递),最后个别诵读(教师点评:如 “‘像一片烈火的轻云’要读得轻盈却有力量,体现云雀的炽热与自由”),初步体会雪莱浪漫主义诗歌的节奏张力。 (三)再读梳理:勾勒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