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网)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子目三 生产关系的变化 男女地位 _____占据主导,女子居从属地位 经济地位 产品剩余,变为私有财产,出现_____分化 阶级产生 军事首领地位上升,出现自由民和_____的差别 国家诞生 调节_____之间的利益冲突 逻辑关系 原始农业(即生产力)→剩余产品→私有制→贫富分化→阶级→国家(人类进入_____社会) 男子 贫富 奴隶 阶级 文明 【概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亦称“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分为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组成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 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等。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 【学思之窗】除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以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家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迄今一直保存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同时也炸毁了为这种公社而实行的土地的共同耕作。耕地起初是暂时地,后来便永久地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它向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过渡,是逐渐进行的……(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 恩格斯这段话描述的是什么?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 答案:描述的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贫富分化和阶级产生,私有制的出现瓦解了原始社会组织。时期:发生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文明社会)过渡时期。 3. (2024全国卷)考古学者在某史前遗址发掘出1 300余座墓葬,大、中、小三类墓葬分别占总数的不到1%、近10%和90%。其中大型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出土了成套的石制、陶制礼器等。据此可以推断,该遗址处于( ) A. 旧石器时代早期 B. 旧石器时代晚期 C. 新石器时代早期 D. 新石器时代晚期 【解析】墓葬中随葬品的多寡反映出贫富分化开始出现,阶级已经萌芽,社会中正孕育着文明因素,结合所学可知,这符合新石器时代晚期特征,故选D项;旧石器时代早期尚未出现陶器,排除A项;旧石器时代晚期虽然接近新石器时代,但同样没有陶器的证据,排除B项;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发现的石器仍以打制为主,磨制很少,陶器制作粗糙,居民生活以渔猎采集为主,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处于初期阶段,且早期社会复杂化程度相对较低,发现的大型聚落及墓葬较少,排除C项。 D 1. (2025大湾区期末)据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推断,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到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是采集和渔猎时期人口的30倍。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原始农业的产生 B. 铁犁牛耕的应用 C. 小农经济的出现 D. 水利工程的修建 【解析】据材料“公元前9000年”“提高到0.03%”“是采集和渔猎时期人口的30倍”并结合所学可知,大约1万年前,原始农耕出现,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增长,故选A项;铁犁牛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排除B项;小农经济产生于铁犁牛耕及土地私有制出现以后,排除C项;水利工程修建需要强大的国家组织能力,公元前9000年尚处于原始社会时期,尚未出现国家,排除D项。 A 2. (2024湖北期中)下图是中国贾湖遗址第一、二期野生型与驯化型水稻小穗轴比例图。据此可以推知,贾湖人( ) A. 放弃了采集渔猎活动 B. 尚未进入定居生活 C. 已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D. 氏族规模较为庞大 C 【解析】根据材料表文信息可知,中国贾湖遗址一、二期驯化型水稻小穗占比远高于野生型,说明这一时期贾湖先民已经种植栽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