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9838

12 短文两篇 分层作业设计(含答案)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2621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短文,两篇,分层,作业,设计,答案
  • cover
2025新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分层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 B.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ǔ)其奇(qí)者。 C.怀民亦未寝(qǐn),相(xiāng)与步于中庭。 D.晓雾将歇(xiē),猿鸟乱鸣;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 2.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中藻、荇/交横 B.实是/欲界之仙都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消散) B.夕日欲颓(坠落)  沉鳞竞跃(争相跳跃) C.月夜入户(窗户)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置身其中)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但少闲人(只是)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时人谓之“山中宰相”。 B.《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轼文集》,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朝的文学家。 C.“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答谢中书书》中的第二个“书”就是书信的意思。 D.古代常用皇帝年号纪年,如“自康乐以来”“元丰六年十月”等。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游记,状写名山大川,惊湍飞瀑,晴湖雪 ,乃至亭台池榭,美不胜收。 ②因此,游记小品,是最具个人风采的美文。 ③游记小品,堪称文苑奇葩。 ④陶弘景在南朝游记小品名作《答谢中书书》中云:“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⑤小品,独抒性灵,信笔挥洒,自由书写,文极简洁而意味隽永,情思摇曳,韵趣天然。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①⑤② C.⑤③④①② D.⑤①③④② 6.理解课文内容,用原文语句填空。 (1)《答谢中书书》 ①写山之高,水之净,山水相衬之美的语句是:“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②陶弘景借表现万物勃发的生命力来描写山川之美,其中“ , ”,绘傍晚之景,传自得之意。 (2)《记承天寺夜游》 ①描写月色如水、空明澄澈的句子是“ , , ”。 ②表明作者旷达、乐观情怀的句子是“ ? ? ”。 7.你们班学了《记承天寺夜游》后,决定开展一次“‘踩’访苏轼的足迹”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连线苏轼】下面列举了我国的一些重点风景名胜区,都与苏轼有关系。请仿照示例,选择你最熟悉的两个景点,写出与之有关的诗文、传说或故事名称。 ①赤壁 ②永州 ③承天寺 ④黄楼 ⑤杭州西湖 示例:承天寺———苏轼: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 _____ (2)【拟写广告】承天寺入围“文化名人苏轼十大旅游名片”的候选名单,请你根据课文中的描写,拟一条广告语以吸引游客。 _____ (3)【巧联妙对】有人根据本文意蕴,拟写了一副对联,上联已给出,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月色懂人心潜窗入户 下联:_____ 提升作业 (一)阅读《答谢中书书》,完成下面小题。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 夕日欲颓 颓: (2)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_____ 10.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说说其中的言外之意。 _____ _____ 11.《答谢中书书》和下面的链接材料都属于歌咏山川的优美散文,你从两个语段中学到了哪些描写景物的方法?请答出两种方法并分别结合两个语段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链接材料】 高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