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0464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2025-2026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作业(含解析)

日期:2025-11-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14071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自然环境,必修,解析,作业,课时,选择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2025-2026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成土因素中,比较活跃的是( ) A.气候和地形 B.气候和生物 C.母质和生物 D.地形和母质 2.与陡坡相比,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因为( ) A.自然植被茂密 B.有机质积累多 C.生物残体分解快 D.矿物养分流失快 芙蓉花(下图)又称木芙蓉,是成都市市花,在我国主要栽培于福建、广东、湖南、四川等地区。芙蓉花叶片较大,每年夏秋季开花,秋冬季落叶,春季长出新叶。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3.芙蓉花属于( ) A.落叶阔叶树种 B.常绿阔叶树种 C.亚寒带针叶树种 D.热带雨林树种 4.推测芙蓉花适宜生存的气候特征是( ) A.寒冷干燥 B.温暖湿润 C.炎热干燥 D.寒冷湿润 5.掉落在土壤表层的芙蓉花的枯枝落叶能( ) A.增加土壤矿物质 B.降低土壤含水量 C.增加土壤有机质 D.减少土壤孔隙度 我国天山某地段坡地与谷地的植被存在着较大差异。该地山坡风化作用强烈,森林带以上有常年积雪带,谷地较少有人类活动干扰。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该山地植被正发生着较大的变化。下图为“该地地形剖面及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Ⅱ、Ⅲ之间没有植被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源 B.光照 C.气候 D.地形 7.推测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背景下,该地山地针叶林( ) A.下限持续降低 B.下限先降后升 C.上限持续降低 D.上限先降后升 美国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气候较干旱。该地品尼松生长缓慢,分枝点低,雨水下渗为其生长提供水源,外力作用会影响其生长状态。1905年后该地降水增多。如图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以及相应的年轮增长距平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关于甲、乙两时期谷底品尼松的生长状态和影响其生长的外力作用,推断正确的是( ) A.甲时期生长较慢沉积为主 B.甲时期生长较快侵蚀为主 C.乙时期生长较快沉积为主 D.乙时期生长较慢侵蚀为主 9.在谷底冲沟附近,有部分品尼松树干下半部原有枝条消失,最可能是因为( ) A.常受干热风影响 B.土壤养分流失 C.曾被沉积物掩埋 D.遭受低温冻害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通过对腾格里沙漠东北缘飞播造林区的研究,发现属于豆科灌木的花棒群落对土壤养分的恢复作用明显。下图示意花棒群落恢复后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垂直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推测花棒植物形态特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①叶片较大-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②根系较短-气候干旱地下水缺乏 ③叶表绒毛-避免高温使叶片灼伤 ④根瘤共生-适应氮素匮乏的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花棒群落恢复后,影响土壤中有机碳垂直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气温 C.光照 D.风速 12.飞播造林区花棒群落进一步恢复过程中应( ) A.合理放牧 B.加强灌溉 C.扎草方格 D.增施氮肥 林火是森林群落演替的重要驱动力,由林火干扰引发的植被演替在塑造植物群落的结构、分布和维持其物种多样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迭部林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海拔2981~3408米,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向高寒气候过渡地带,主要植被群落为云杉—巴山冷杉林。下表示意迭部林区一次林火后火烧迹地四个演替阶段植被群落物种组成。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演替阶段 个体数量/株(400m2)-1 乔木 灌木 草本 5年 — 131±27 3579±256 15年 — 196±32 2773±147 23年 151±11 204±41 2077±210 全面恢复后 112±7 171±18 1476±65 13.迭部林区一次林火后火烧迹地植被群落四个演替阶段中( ) A.草本个体数量先增后减 B.全面恢复后植被群落个体数量最多 C.灌木最终演替为优势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