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220500
13.湖心亭看雪 说课稿-2025--2026学年 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日期:2025-10-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148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张
湖心亭
,
看雪
,
课稿
,
-2025--2026
,
学年
,
九年级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一、说教材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手法,能粗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雅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湖心亭看雪》这篇课文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点畅想,有一点创造,我设计了这堂“活动板块型”课式,意在用多样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活动中交流、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对话、在活动中体验,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 二、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了解雪后西湖的美景,感受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和画面。 3、领悟作者的志趣,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三、教学重难点 俄罗斯作家契诃夫在谈创作体会时说过这样一句话:“简洁是力才的姊妹,写得有才华就是写得短。”这篇《湖心亭看雪》就是最好的证明。全文不过一百六十个字,却把湖心亭的夜间雪景写得气象混茫、恍惚迷离,把作者拥毳围炉、深夜观雪的孤高性格和落寞孤寂的情怀展现得栩栩如生。所以我把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及理解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定为这篇文章的重难点。 四、教学方法 1、自学法。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文章大意。 2、讨论分析法。通过提问、课堂讨论,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3、品读法,感受文章的美点 五、教学手段 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使课堂讲解显得思路清晰、提示到位,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先检查学生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描写西湖的诗词,然后进入“西湖名诗大拼盘”,大家共同欣赏西湖名诗句并谈谈阅读后的感受。 2、作者简介: 第一板块:朗读释疑活动 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通过朗读和质疑解惑,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先听配音朗读,然后学生齐读。 2、学生自主学习,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大意,并就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 3、老师释疑,讲解重点字词及难懂的句子。 第二板块:探究活动 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通过提问和课堂讨论,理解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在这一环节中,我一共设计了四个问题,四个问题的设计涵盖了整篇课文的内容,而且紧扣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1、作者是在什么环境、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去往湖心亭,这一举动有何意味? 2、湖上的长堤、湖心亭、小舟,在作者的笔下为何是“一痕”“一点”又“一芥”? 3、文章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是不是矛盾? 4、舟子用“痴”来形容作者,这个“痴”字有什么含义? 第三板块:品读活动。 在反复品读中进行品析、品味、品评,通过三个句式说话,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一读,品词语 学生以“我认为词(字)用得好,写出了”为话题发言。 二读,品美点 学生以“我认为句美,写出了”为话题发言。 三读,品情感 学生以“我从文中处,理解了作者的心情”为话题发言。 第四板块:创新活动 根据文章内容、意境、情感,创作一幅对联。老师给出上联,学生对下联。学生若对出佳句,予以展示,进行鼓励。 上联:赏雪景寄情山水下联:品诗人感悟意境 上联:独驾小舟赏雪景下联:偶逢知己饮亭中 课文小结: 一篇短小的小品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像梦一样的冰雪世界。在这里有神奇的景、有高雅的情,记叙、写景和抒情水乳交融、浑化无迹,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大家也许觉得张岱很神秘,其实不然,想想你自己,也许就曾在如泼的大雨中漫步,任雨水把自己浇个透湿也不在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七上10《往事依依》教学设计(2025-10-24)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复句概念、类型 练习(含答案)(2025-10-24)
七上语文第四单元思路要清晰 习作指导素材(2025-10-24)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课件(共24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025-10-24)
2025-2026学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 课件(共22张ppt)(2025-10-2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