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221787
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共3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11-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14615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15.1
,
2025-2026
,
必修
,
语文
,
高中
,
统编
(
课件网
) 谏太宗十思疏 第一课时 魏 征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唐太宗《旧唐书·魏徵传》 导 积累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准确翻译,熟练背诵并默写全文。 学习目标 魏征( 580年- 643) ,字玄成,巨鹿人。唐代政治家,以直谏敢言著称,史以“诤臣”称之。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早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李密,不得重用。武德元年(618年),归降唐朝,劝降李勣,授太子洗马,辅佐隐太子李建成。 贞观元年(627年),授谏议大夫、检校尚书左丞,安抚河北地区。迁秘书监,参与朝政,校定古籍。迁侍中,册封巨鹿郡公,负责门下省事宜,累授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册封郑国公。直言进谏,推行王道,辅佐唐太宗共创“贞观之治”,成为“一代名相”,名列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贞 观十七年(643年)去世,获赠司空、相州都督, 谥号文贞。 识作家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很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国家安定。国内出现了百姓富足、社会安定、国力渐强的“贞观之治”。 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上疏进谏,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并把这篇奏疏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 据史载: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征殂逝,朕亡一镜矣!” 知背景 解题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637年)写给唐太宗的奏章。 “谏”,“规劝、劝戒”之意。 “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建议。 “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知识卡片 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谏———直言规劝君主、尊长、朋友,使改正错误。如《谏逐客书》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 讥———指责别人的过失。 “谤”是公开指责,“诽”是背地里议论,“讥”是微言(含蓄委婉)讽刺。 说———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如《触龙说赵太后》 文学常识 年号、谥号、庙号及对古代皇帝的称谓 年号:是中国古代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 谥号:是指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死后据其生前事迹评定的带有褒贬色彩的称号。周初始制谥法,至秦废止,汉复其旧,历代因袭,直至清朝灭亡。 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一般开国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在隋以前,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朝以后,除了某些“亡国之君”及短命皇帝之外,每个皇帝都有了庙号。 区别谥号、庙号、年号,记住一点,凡带褒贬意思的基本上是谥号,如:文帝、武帝、炀帝、献帝等;凡带祖、宗字的基本上是庙号;明清以后的皇帝多用年号。 居安思危:处在安乐的环境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高一统编版语文 8.3《琵琶行并序》 课件+导学案+限时练(2025-11-19)
2025高考高三语文病句主观题专题 复习讲义(2025-11-20)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议论文写作指导之如何论证 教学设计(2025-11-20)
高一统编版语文第一单元 导学案(含答案)(2025-11-20)
2025高考高三语文文言文实词汇总(2025-11-2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